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中国文物“世界之最”山西博物院“集结”开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12-24
  太原12月22日电 (胡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成果展22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300件组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首次现身山西。此次展出的遗物与遗迹汇集了中国考古发现历程中的多个“文物之最”,令观众大饱眼福。

  内蒙古赤峰兴隆沟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黍,赤峰兴隆洼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玉玦;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出土的最早的彩陶;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最早的青铜容器群、最早的仪仗用玉石器群等均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此次展览展示面积近900平米,共展出文物300件组,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类别,展览共分为“文明之初”、“三代之兴”、“王朝之巅”三部分,荟萃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北京琉璃河墓地、河北满城汉墓、浙江杭州南宋官窑遗址等数十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60多年来在中国各地的重大考古发现,展示了自二里头以来中国历代都城的发展过程,再现了夏商周以及秦汉以来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演变的进程。

  此外,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山西省沁水县下川遗址、山西省太原市龙山童子寺遗址的出土文物也是展览中的另一亮点。山西陶寺遗址出土文物不仅展示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都邑、最早的铜铃、最早的朱书文字,还展示了该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盘,这是目前中国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蟠龙形象。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为公众进行了一场题为“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公益讲座,梳理了中国文明的演变过程,并用一幅幅出土文物图片勾画出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