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盈时举办"四王吴恽"作品研讨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10-12]
北京10月11日讯(记者 董义振)10月9日,“王者归来—‘四王吴恽’与东方文艺复兴”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嘉里大酒店四层九龙厅举行,著名鉴赏家、收藏家朱绍良与资深专业媒体评论家孙炜、北京拍卖协会秘书长刘尚勇、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吉喆出席本次研讨会,在马丹妮的主持下,深入探讨了“四王吴恽”艺术成就及其对东方文艺复兴的重大影响。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四王吴恽”,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位清初画家的合称,画史上称为“清六家”。他们是继明代董其昌之后最负盛名的画坛引领者,特别受到康熙皇帝的推崇,他们的绘画被认为是清代画史上的“正统派”,其绘画思想不仅对清朝时期的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民国时期的近代海上画派等均有深厚影响。
在研讨会上,中国经济网记者对北京拍卖协会会长北京荣宝总经理刘尚勇先生、收藏鉴赏家朱绍良先生进行了专访。两人都对此次“四王吴恽”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刘尚勇先生说:“能一次性集齐‘四王吴恽’的画作实在难得,值得收藏家们关注。”朱绍良先生也认为“四王吴恽”齐聚极其难见,他认为“四王吴恽”绘画还没有得到国内收藏家的足够重视,目前处于价值洼地,并认为其实际价值应该远高于“四僧”、“扬州八怪”等人的作品。朱绍良先生还举例说:“‘四王吴恽’的作品,在博物馆被评定为‘二级’,而‘扬州八怪’的作品只被评为‘三级’,‘四王吴恽’画作的价值潜力可见一斑。”
在场专家一致认为“四王吴恽”对中国美术发展有重大影响。作为董其昌“传灯一脉”的王时敏,后来成为了清代画坛领袖。吴历不仅开宗立派,创造了阳面皴法,还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运用到了国画中。国画大师李可染、黄宾虹、陆俨少等均是深受“四王吴恽”的影响,其中李可染所画的《万山红遍》就运用了吴历的寄皴和墨皴。而王原祁则有“东方塞尚”之称,不仅对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西方的绘画世界也有着相当的知名度。
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主办方,盈时拍卖表示,盈时将于10月30日在北京举办“四王吴恽”专场拍卖,除此之外还将举办玉器杂项、世界腕表、近现代精品书画、古董珍玩等其他四场拍卖,涉及美版《揭钵图》卷、金农《花卉册页》等民间罕见的博物馆级、典藏级藏品。
记者了解到,北京盈时拍卖被业界誉为“黑马”,2011年首次秋拍,即以10.57亿元的成交额圆满收槌,创造了去年秋季艺术品市场的一大奇迹。而今年,盈时拍卖携“四王吴恽”至精之作品、美版《揭钵图》卷、金农《花卉册页》等诸多博物馆级藏品上拍,有望引领2012秋拍市场,再创新的奇迹!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