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者日渐减少 邮市何日春再来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9-26]
核心提示: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贵阳喷水池邮市,可谓红极一时,如今,热闹的邮市已变成天桥下的不到十家摊子,集邮人也多以老人为主。邮票,作为一个邮资的凭证,其职能正逐渐被即时性通讯方式,如电话、网络所取代。一位集邮80年的老人表达了他的愿望: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体味到集邮的快乐。
记忆:捡破烂换钱买邮票
“小时候,我曾为了集邮去当‘小偷’。”在贵阳一家媒体工作的小石说,上小学时,他跟着班上的集邮风集邮,因为缺钱买一套运动邮票,就到一家工地去偷铁,却被保安抓住。
“捡破烂换钱买邮票是常有的事,”小石比划着,一套最普通的邮票价格在4元左右,而一般的矿泉水瓶大概是5分钱一个,想换来一套普通邮票,要八九十个瓶子,“不过,当你手握一套班上同学都没有的邮票时,优越感就油然而生了。”他说,那时获取邮票最主要的办法,还是剪下信封上的邮票,在水中浸泡脱胶后取下。后来可供剪裁的信封少了,身边的同好也越来越少,他也慢慢不集邮了。
在富水路与延安路交叉处天桥下做钱币与邮票收集生意的周先生,见证了当年喷水池邮市的兴旺。“那时生意很好,看的人、卖的人、买的人,能把摊子围两三层。大概是1998年,据说贵阳有人收到了‘祖国山河一片红’那面值8分的邮票,当时至少值二三十来万哩!还有‘文革票全套’、‘梅兰芳小型张’都是很值钱的。”
周先生说,当时邮局发新邮时,买邮的队伍可以从早上邮局开门排到中午吃饭。不过近十年来邮市渐跌,集邮的人越来越少,曾经的邮市不复存在,他们也转移到现在的天桥下。“仔细数数,在不成市的天桥下做收集生意的摊主,也不过六七家。”
现状:邮市冷落 票源减少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集邮者来说,信销邮票是他们的主要票源。而这样的票源,正在逐年减少。
“现在除了寄明信片,很少有人寄信了。”相关邮政人员坦言,用邮量的渐减,直接导致了非专业集邮者的减少。“前些年新的纪邮特邮面世时,总有一些投资者大量买入,再将其转入收藏市场,一般集邮者找不到门路只好从邮商处购买,集邮的群众基础由此愈发薄弱,集邮便每况愈下了。”
“那时邮市火爆,纯粹就是一些邮商炒出来的,邮票本身没那个价值。”贵阳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吴成忠说,大概1997年之前,大量投机基金进入邮市,炒邮就像炒股一样火爆。每当新的纪邮特邮发行,投资者就成批量地购买再转手,或许一张赚不到很多钱,但成批量地转手就让一些人发了财,同时也有人被邮票套牢了大量资金,却没有找到下家出手而损失惨重。邮市渐冷后大量投机资金的抽出又加剧了邮市的冷落,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在吴成忠看来,当时炒邮票就像今天炒股票、炒房产一样,是一种投资方式。如今人们投资多样化,邮市由此不如从前,“但是这并不代表真正集邮者的数量锐减”。
如今为抑制邮商炒作的行为,2011年,贵阳市邮政部门规定,在新的纪邮特邮发行的时候,每人限购一套或一个方联。
集邮家愿望: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
翻出小时候积攒的邮票,小石说:“回想当时邮票得来的不易,还是深有感触的,每张邮票后面都有它的故事。与同学交换邮票后,会在心里盘算自己是亏了还是赚了,那种窃喜和懊恼是别人无法体会的。”他轻叹,虽然现在有能力买全新的邮票,但很难体会当初捡破烂换邮票的乐趣了。
邮市冷落下来后,很多原来在喷水池收邮的人转了行。和周先生一样,周清是天桥下仅剩的几个仍做收集的人之一。她说,现在邮票大多是打折票,玩邮票赚不到钱,“要想搞收集,不妨去玩钱币、纪念币。”
如今,集邮的主力军多为老年人。九十五岁高龄的郭润康是贵州著名集邮家,1931年开始集邮。当年他在贵阳参与创建的“金竹邮票会”号称抗战时国内三大邮票会之一。虽然“金竹邮票会”今天已不存在,但1997年建立的郭润康集邮研究会(郭研会)仍然为集邮者提供交流平台。
在郭研会中,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会员只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所以集邮主要还是我们老年人在坚持。”郭老说。
值得欣慰的是,郭研会还有年仅11岁的会员。“集邮是一项相对‘寂寞’的爱好,所以手要勤,心要恒。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