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海上生明月"展出600余幅作品 海派名家百里挑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9-21
  中华艺术宫开幕5大展览重在“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大展,该展仅展品就有600余幅,占到开幕展所有1400件展品的将近一半。

  面对数以千计的海派艺术名家、数以万计的海派艺术杰作,策展人的选择显然是极其艰难的。本报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本展策展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评论家汤哲明,了解到其中的一些细节。

  记者 郦亮

  多年夙愿:

  最应该办,而多年未办的展览

  中华艺术宫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作为开幕首展,上海美术界没人感到意外,因为这确实是一个最应该办,而多年未办的展览。

  策展人汤哲明告诉本报记者,这个系统梳理海派艺术的大展,已故国画大师程十发多年前当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时就想办,一代书画名家方增先入主上海美术馆时也想办,但都未如愿。“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原因,海派艺术太博大精深,上海竟没有一个美术馆能承载如此庞大的展览。”

  但上海美术界从来没有放弃过举办海派艺术大展的想法。汤哲明对本报记者说,上海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也是艺术交易最早与西方制度接轨的城市,所以在1949年之前的100年,这里便逐渐形成了中国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

  “海派艺术如此兴盛,便与这最大的市场有关。”汤哲明为记者描述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卖画授艺是一派兴盛景象。大量艺术人才云集于此,可谓海纳百川。其中很多画家都不是上海人,但都受到海派的深刻影响。比如齐白石虽是湖南人,却深受吴昌硕弟子陈师曾的影响。徐悲鸿虽是宜兴人,却成名于上海。

  汤哲明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全国最优秀画家都在上海,海派画家曾占到全国画家的7成。所以全国没有一个城市比上海更迫切想举办一个海派艺术大展。可以说,正是拥有6.4万平方米巨大展览空间的中华艺术宫,为这个展览的举办提供了契机。

  费心策展:

  海派艺术家太多,优中选优

  按照“海上生明月”大展的整体思路,被纳入策展视野的包括1949年之前100年和之后50年的海派艺术家。汤哲明向本报记者透露,“海上生明月”展览第一部分“海上墨林”主要是讲清末海派艺术的状况,这一部分的海派艺术家就有近1000人。策展第二部分“摩登时代”时发现,民国时代的海派中国画家也有数百人。

  如此庞大的海派艺术家群落,让策展人备感自豪之余,也有一点小小的犯难——该选谁的作品为好呢?“如果这些画家都入选,那中华艺术宫再大也不够用。

  最后万般无奈之中的汤哲明惟有优中选优,只保留那些最为著名的。这样,汤哲明负责的民国海派中国画家就从当初的数百人最终聚焦到几十人,选画将近200幅。

  即便经过如此艰难的选择,最终“海上生明月”还是占去了中华艺术宫49米层和41米层的8个展厅,共600余幅作品。其数量达到了中华艺术宫5大开幕展览1400件展品的将近一半。

  详略有度:

  不惜给“镇馆之宝”独辟展厅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海上生明月”大展即便面临“人多地少”的局面,中华艺术宫这次仍独辟专厅陈列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12屏。这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汤哲明告诉本报记者,尽管在整个策展过程中常常遇到“选谁好”和“选哪一幅作品为好”的难题,但是对《群仙祝寿图》专馆陈列,大家并无异议。

  谁能代表海派艺术之最?在汤哲明看来,任伯年无疑是海派艺术第一代创始者,也是清末海派艺术的第一人,更不要说他成名于上海,对徐悲鸿等晚辈画家影响深远。而由上海美术家协会收藏的《群仙祝寿图》恰好又是任伯年“代表作中的代表作”,也就成了“海上生明月”的镇馆之宝。

  此外,朵云轩旧藏的吴昌硕《牡丹》,上海中国画院所藏海派画坛继吴昌硕之后的领军人物吴湖帆创作的《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些海派艺术的代表作,在“海上生明月”大展中都会有重点表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