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画家赵建成打假案开庭 能否自证真伪成为焦点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8-29
  8月21日,“国画家赵建成诉琴岛荣德公司拍卖假画”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开庭审理。该案起因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赵建成发现北京琴岛荣德拍卖公司上拍并成交的14幅署名“赵建成”的国画作品中,有10幅作品系伪作。此后,赵建成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两被告收回并销毁侵权作品,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同时给予侵权赔偿30万元。

  琴岛荣德拍卖公司在庭上表示,对于此10幅画作的真伪他们事前并不知情,赵建成没有以合法、可靠的方式通知该公司,直到拍卖结束后工作人员才在电子邮箱中看到对方提出的异议,为此,他们立即同竞买人协商取消了交易,拍品已由委托人赵心收回,交易并未实际完成。同时,根据《拍卖法》的相关规定,拍卖公司不承担相关拍品的瑕疵担保责任,因此他们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庭审中,法院依原告赵建成的申请,追加了拍品委托人赵心为第二被告。当天,赵心未到场出庭。其代理律师季猛表示,此10幅画作系赵心从济南当地的文化市场中购得,总价14万元。他认为,艺术品真伪的鉴定是一个专业问题,即使专业人士也有失误的时候。赵心从头至尾对画作的真伪都不知情,不具有侵权故意,如果画作是假,赵心本身也是受害者。

  经过庭上两个多小时的陈述和激辩,法官最终将争议焦点归结为两点:一是涉案的10件拍品是否为赝品;二是被告是否构成侵权,为何种侵权。

  琴岛荣德公司的辩护律师认为,单凭赵建成一面之词不足以证明画作为假。“原告即使对画作有异议,也只是比第三人的质疑更有力些而已,不足以制止拍卖。要想证明画作是赝品,赵建成应该提供有力证据。”

  “我绝不会把真迹看成赝品,更何况本案涉案赝品粗制滥造,水平低劣,稍微懂一点画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技法,还是气质,差异显而易见。如果在世的画家都不能对自己的作品予以鉴定,不知假画将充斥市场到何种程度。”赵建成表示,他创作的每一幅画作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能闭着眼睛说出自己每一幅画的构思、寓意以及作画的技巧。

  “我建议由国家画院、美术家协会等权威机构,在法院的主持下鉴定画作真伪。”赵建成说。

  当日,由于赵心没有提供有争议的10幅画作,审理法官要求被告在一周内向法庭提交所涉10幅作品。由于双方均拒绝接受和解,此案将择日宣判。

  (高素娜)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