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正在改变的传统——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展”开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8-14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奥加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正在改变的传统——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展”于2012年8月11日下午5点在北京奥加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李当岐和北京奥加美术馆馆长李英杰共同策划,展至2012年9月2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党委书记赵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王山等领导和嘉宾将出席开幕式。同时,展览还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清尚建筑设计院陈设艺术研究所、中国装饰杂志社(学术支持)、艺术中国(首席媒体支持)的支持。

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承办,汇集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包括教师、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48人的70件作品,精选自陶瓷艺术、漆艺、金属艺术、玻璃艺术、纤维艺术、首饰艺术六个专业方向。展品多为清华美院师生参加国内外大展的获奖力作,包括获得全国美展金奖、银奖及优秀奖作品,既展现了从中央工艺美院到清华美院一脉相承的优良学术传统,又极好地展现了清华美院人立足传统、融入时代精神的创新成果。同时,“老先生的话”是本次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老一代工艺美院人对工艺美术、对艺术精神的理解和总结,并为新一代清华美院人提供借鉴和思考。展览开幕式将特邀常沙娜(中国艺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袁运甫(中国艺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温练昌(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等老先生莅临出席,因此,展览既是向老先生们的学术汇报,也提供了一次学院师生团聚、交流、互动的机会,共同展望当代工艺美术创新与发展的美好明天。

步入精心布置的展厅,在安静优雅的环境中,移步换景,徜徉在艺术的溪山之中,一件件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映入眼帘。这里有玻璃铸造的“兵器系列”,有纤维编结的“高山流水”,有金属凝固的“老北京四重奏”,有漆画谱写的“格拉丹东序曲”,亦有银饰炼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观高峰先生的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之作——《故乡情组器之一涌波》,细密的纹路如流水随风荡起连绵微波,漾起无限律动,呈现故乡水之绵延悠远的意境;观青年教师岳嵩的“从洛桑到北京”第六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之作——《你和我》,网状的纤维条层叠、交织成一个宏观的世界,在光影的错落之中难分你我,体现了艺术家对微观与宏观、个人与社会的思考;再观教授唐绪祥用金属艺术叙写的生活小品《双柄咖啡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博士后尹净熙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织就的《绿色波纹》,教师白小华用漆画描绘的《午门瑞雪》(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研修生李秀芳用民间手工纸、铁丝网为体,附着以蚕丝、中药、玉蝴蝶等天然材料,以对生命的独特感受讲述《蝶•梦》的故事……展览融入了年轻一代工艺美术家对传统的思考和传承,在饮水思源的同时,将传统的精神和精髓融入时代的脉搏,让传统成为源头活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正在改变的传统”意味着有“根”的发展,有“源头”的创新。

从光华路到清华园,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院的学术传统从未中断,它一直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正在改变的传统”一直是学院不断进行艺术实践的理念,本次展览也是“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从河姆渡走来——国际漆艺双年展”和“国际金属艺术双年展”等专题展览的延续和拓展,旨在积极回应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藉此,向社会展示学院工艺美术学科教学、科研和艺术设计的创新成果。同时,展览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有力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当代工艺美术创新与发展。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