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学生忆徐邦达:没碰到作品就能断年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7-31



  我的恩师徐邦达老先生,字孚尹,号李庵,浙江海宁人,1911年生于上海,享年101岁,被誉为中国书画鉴定第一人,雅称“徐半尺”(他鉴定书画时,常于画轴展开半尺之际,就已辨出真伪。 )恩师为人正直淳朴、仙风道骨、身后没有纷纷扰扰的议论,只有异口同声的赞美,其一生堪称完美。

  初识恩师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我搜罗到一本珍贵的宋画册页,邀请了几位省市级一流的鉴定大师来鉴别真伪,但都不敢断定。后来通过我的同乡原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陈英有幸认识了徐老。

  三十年前的那一幕恍如隔日、记忆如新。当时我刚刚把册页解开,放在客厅桌上,徐老慢慢走出来,还没走到近前,他眼睛一亮,脱口而出:“宋代的宝贝,宋代装裱! ”“还没碰到作品就断了年代,真神了! ”我心里不禁感叹。后来我请教他为什么在远处就能判断年代,他说:“宋锦宋式原装裱,年代气息尽显无遗。 ”当时让我这个入门不久的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拜这样的人为师!

  从此,我与徐老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有机会就到北京请教恩师,师生感情与日俱增。徐老为人谦和,培养后备尽心尽责、不遗余力。记得有时谈得晚了,老师就留我在他家里吃住。 1993年徐老到南京金陵饭店庆生日及办画展,我从珠海赶来庆祝,见到我时他高兴地拱手说:“少生兄你好啊!”我拉着他的手说“我是您的学生,晚辈啊!”他笑得更开心了。我对旁边的师母说:“老师对人就是这么好,难怪你对老师情深似海,无微不至。”大家听后都会心地笑了。与徐老的交往,虽然很朴实,但是他的思想,为人的精神却早已浸满了我的心灵。

  2012年2月23日,徐老因病去世,3月29日,见到徐老静静地躺在八宝山的鲜花丛中,当我扶灵送老师最后一程时,怎么也忍不住泪流满面,虽然有千千万万的舍不得,不过,徐老又不曾离开我,他的音容笑貌依然萦绕在我的耳际,他的精神时时鼓舞着我前行。看着徐老送我的这幅《海上生明月》的画,又不禁思绪万千,所谓万水千山阻隔不了思念的心绪,海阔天空亦分不开情感的触碰…… (曾少生)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