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窑金砖市场需求火爆背后:遭遇技艺传承尴尬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7-17]
苏州相城的御窑金砖曾是古代皇宫的建筑材料,其烧制已有600年历史,拥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美誉。7月9日,一对明代永乐年间的金砖拍出了70万的天价。而苏州大学社会学院8名大学生利用暑期实地走访调研,与御窑金砖传人、政府部门官员、收藏爱好者、砖厂手艺人等进行交流后发现:在市场需求火爆的背后,御窑金砖制作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御窑金砖供不应求,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年轻人对这门老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御窑社区的办公室主任张雅芬无奈地说,窑厂普通工人的年薪目前只有3万左右,很难吸引人从事这项工作。
御窑金砖第六代传人、御窑砖瓦厂厂长金瑾说,现在窑厂的熟练师傅年龄基本都在65岁以上,所收徒弟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当地年轻人不愿意承担此项工作,“家族式的传承方式限制了传承人的选择范围,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年轻人大多选择读书,这更压缩了传承人的选择空间。”
大学生们调研发现,御窑金砖烧制工作强度大、生产周期长,从采泥到出窑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进窑起砖需忍受60℃的高温,一块72×72cm的金砖重达160斤,需两人合力方可顺利起出,老师傅起一次砖全身都会被窑灰染黑,汗如雨下,确实非常辛苦。
据介绍,苏州相城区以“古韵今风,文化传承”为设计主题筹建的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预计年内开工,馆内将设立互动区,让游客在窑工指导下自己烧制金砖,从而对御窑金砖文化和制作技艺增加了解。金砖的传人金梅泉先生和金瑾女士在努力培养年轻徒弟的同时仍不无忧虑:“我们现在培养了十几个年轻徒弟,但烧窑全凭经验,要想培养出来至少要10年,培养周期很长。” 本报通讯员 丁 姗 本报记者 王 拓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