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直言鉴宝节目作秀成分大:被砸的早确定为假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7-11]
作秀、假货、乱估价、干爹门……在鉴宝节目连番上演造假闹剧之后,近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就“进一步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和管理”连出多道限令,规定专家需有资质、担责任,节目只准鉴宝不许买卖。而对于鉴宝节目过度娱乐化,也明文规定不得编故事,不准请“演员”。
乱象一:过度娱乐化
时下鉴宝节目的娱乐性丝毫不比相亲、职场节目差。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在场的文物专家围绕着桌上的藏品走上一圈,然后一锤定音,主持人则在观众的惊呼声中一锤将假文物砸得粉碎,这是鉴宝节目的惯用伎俩。而每个带着宝物来的人,都有“一段古”,吹得比《盗墓笔记》还精彩。还嫌不够精彩,节目组干脆编撰个脚本,请来“假货”演员带上一“假货”翡翠,上演一出“干爹门”。
揭秘:被砸的早确定是赝品
鉴定专家潘鸣皋直言鉴宝节目作秀成分太大,“电视收藏鉴定其实都是为了娱乐大家,藏品在上节目之前专家已鉴定过一遍了,被砸的藏品,也在台下其实100%确定为假的了,要不,在台上谁敢砸啊。”
文化学者吴树曾在接受采访时称,一些“鉴宝”节目为了收视率已失去了理性,“有的电视台纯粹将节目视作娱乐秀,请一些对文物常识一无所知的各路明星临场指鹿为马、打情骂俏,与其说是‘鉴宝’,倒不如说是‘耍活宝’、上演猴戏;大多讲到藏品的来历,持宝人不是声称朋友拣的‘漏儿’就是自个儿淘的宝,让人感觉这古玩市场‘满城尽是黄金甲’,完全无视投资文物收藏的风险,害人不浅。”
【限令】不得在节目中编造文物流传故事、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收藏故事,不得由演员扮演“持宝人”。
乱象二:虚假鉴定频出
自2010年以来,“金缕玉衣”、“汉代玉凳”、“壶王”等虚假鉴定事件频频爆出。去年又有北京买家起诉鉴宝名家、央视《寻宝》节目鉴宝嘉宾毛晓沪,称毛晓沪的鉴定造假使他上当,花387万元买了一只赝品宋代汝窑碗。
揭秘:演技派替代学术派
记者了解到,不少栏目组挑选专家一般只有两条标准,其一要能说会演,其二要有一定知名度。上海瓷器鉴定专家高阿申几年前曾是北京、湖南等鉴宝栏目的特聘专家,但最后他离开了。“怪就怪我不敢大胆说”,他回忆,“就说一只明代瓷瓶吧,究竟是明嘉靖还是明万历的东西,我认为还需要商榷,但有专家就直接敢说是嘉靖。还有就是估价上我比较保守,几千块的东西我不说上万,但有专家敢开口就三万五万。”
能带动收视的“演技派”好找,真正需要的“学术派”难求。中华全国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王立军直言,“当下收藏领域,所谓专家是最大祸根,充当着‘搅屎棍’角色”。他介绍,当今文博系统不少专家最初学的是中文、档案,“看看真东西还成,辨伪并不擅长。鉴定还得靠实战型行家,他们是经过市场磨砺的‘野生动物’,眼光更准。”玉器珠宝资深评估专家李彦君则表示,“收藏领域范围很广,研究玉石的不一定懂书画,研究瓷器的不一定懂青铜器。”
【限令】节目中的专家必须是省级文物部门审核通过的专家库成员。
乱象三:高价有猫腻
在鉴宝节目经常看到的一幕是,看完藏品还未来得及落座,一众嘉宾和专家就被主持人吆喝着赶紧估价。报价动辄几万,甚至上百万,一个比一个高,引起观众席上阵阵惊叫。
揭秘:一手给钱,一口提价
一位曾担任一档鉴宝栏目的鉴定家透露,鉴宝栏目的“人情价”还是很普遍的。一般是熟人找来鉴宝,提出“可否再高一点”的请求,鉴定专家碍于情面通常会应允,“一件艺术品本来的价值只有8万到12万,但高估成10万到15万,这样的事情也是有的。对于鉴定家而言,毕竟也就是动一动嘴巴的事情。”自然,如愿以偿的熟人,也会对鉴定家们投桃报李。
“人情价”也就算了,现在还出现了“钱价交易”。所谓“钱价交易”,一般是艺术品所有者与鉴定家不是很熟,只是赤裸裸一手给钱,一口提价。更有甚者,鉴定家高估了价格,艺术品以此拍卖成功之后,鉴定家还能从中分成。“在电视鉴宝栏目中,这样互得好处的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位鉴定家说。
【限令】文物估价要提供市场依据;不得从事文物的商业经营活动,包括模拟交易、广告推销等。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