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传讯

新欧盟法规出台 艺术品基金将衰落?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7-10
2011年,国内一家媒体调查显示,截至年底,国内发行的艺术品基金数超过70支,初始规模总计57.7亿元。但进入2012年以来,鲜有人再谈及艺术品基金,几大艺术品基金管理公司都遭遇窘境,强势爆发的艺术品基金在2012年遭遇急刹车。中国艺术品基金之所以出现目前状况,早在进场时就埋下了隐患。

艺术品基金的投资概念很新,但参与者了解有限,风险高,真正以大笔现金进入艺术品基金的投资人少之又少。在去年估算的近60亿元艺术品基金中,很多参与进来的都不是现金,而是投资人本身就有藏品,需要消耗这批藏品,以藏品折合现金进场,基金发行也不是现金而是与基金量同等估价的作品。

并且,艺术品基金架构不明确,目前,艺术品基金在国内发展主要是两条路线:一是艺术品信托;二是有限合伙方式。但信托存在的弊病其实很多,20世纪90年代,因为信托滥用,政府曾经收回所有的信托牌照。现在却以信托发行艺术品基金,银行或者投资公司作为募集资金的机构,信托公司监管资金,然后与基金管理人签约。基金管理人采取的方式是跟投,基本目的是取信于投资人,也就是说,如果是1亿元基金,管理人需要跟投20%,即2000万元,但实际上,基金管理人身兼管理人和投资人,有利益冲突之嫌,跟投只是假性取得投资性信任的方式。

另外,很多基金管理公司采取“一条龙”式的运作方式,除了保险之外,从资金募集、发行、审计、保管到推出都可以一手包揽,人为操纵因素非常强,其中的透明度无法得到保障。

目前,80%的艺术品基金都是通过拍卖渠道退出,甚至有的基金到退出期时,转嫁给其他基金公司或者推给下一支基金,不能有效退出。2012年,很多已到交割期的艺术品基金将面临窘况,封闭期已到,但正好遇到艺术品市场不景气,虽然在设定艺术品基金时有“2+1”或者“3+1”的延缓模式,但很多艺术品基金进场时价格已经很高,成本太大,时间太短,除去拍卖公司的佣金外,可获得的利润变得更小。

此外,中国艺术基金缺乏成熟的专业人才,缺乏能够有效发挥艺术品与金融产品对接作用的人才。

笔者认为,艺术品基金不是不好,也不是不适合在中国发展,而是目前的这种方式走不远,被压缩的投资周期,反映的是投资者期望快速获利的心态和管理公司短平快的投机心理。

如果要解决现在出现的问题,寻找一个解套的方式,取得投资方和基金管理方彼此的信任,操作流程必须透明,必须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其实今年春拍正是基金入场重新开始建立品牌的好时机,很多大买家都没有进场,很多作品成交价格都不高,这也是考验基金管理人眼光的时刻,谁能在市场中找到被低估的艺术品,谁就会是最大赢家。

中国艺术品市场若要再上台阶,需要投资资金进场。中国艺术品市场具有赌性竞价的特点,进场有风险,但风险越大,收益可能越高。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弱体现在当代板块,但古书画、瓷杂板块已有很强的藏家基础,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进场,但伪作充斥的问题需解决,才不至于压垮投资者的信心。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不会弱于欧美市场,而投资占主流的方向也决定了艺术品基金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黄文叡 系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摩帝富艺术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