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博物馆元青花:600元收购来的“镇馆之宝”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7-09]
在过去,花上几百元就能从民间收购到价值不菲的文物。而如今,在拍卖会上举价上百万,甚至举出远远超过文物价值的价位,也很难拍过私人藏家。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王更胜不禁感叹,随着私人藏家越来越多,藏家对文物的投入越来越大,国立博物馆对文物进行收购征集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了。
600元钱买回亿元“镇馆之宝”
在武汉博物馆陶瓷展厅里,陈列着武汉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瓶高37.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3厘米,瓶上四个海棠形开光内分别绘有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此瓶的青花料为进口的苏勃泥青,色调蓝艳,人物形象生动;釉面细腻光洁,造型精巧,为元代青花瓷器之精品。这样一件镇馆之宝,谁都不会想到,这竟是原武汉市文物商店花600元钱收购而来的。
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王更胜介绍,1998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一个中年人拎着一个包袱来到当时的文物商店,问收不收东西。文物商店的老师傅看了包袱里的东西后,判断是明代的“梅瓶”,表示愿意收购,请卖家出价。中年人有备而来,当即出价800元。文物商店的老师傅经过讨论后,表示愿意600元收购。中年人觉得600元太少了,说要回去考虑考虑。
中年人离开后,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有些后悔。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这个中年人再次来到收购部,说因自己家里有急用需要钱,愿意以600元卖给文物商店。此后不久,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先生到原武汉文物商店做业务指导,看到这件梅瓶后赞不绝口,并称之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精品”。在武汉博物馆和武汉市文物商店合并后,原武汉市文物商店藏品尽归博物馆。梅瓶也随之成为武汉博物馆镇馆之宝,在博物馆陶瓷馆内展出。
王更胜说,两年前,有媒体报道了专家对这件“镇馆之宝”的估价信息,专家认为这件宝贝价值至少上亿元。得知此消息的梅瓶卖家还专程来到武汉市博物馆,“不过,他来的目的并不是要求补偿差价,而是想再看一眼如今这样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是否真的是当初自己仅600元卖出的那件梅瓶”,王更胜说。
出价550万元仍败给私人藏家
“如今的文物收购再难出现这样的奇迹了。”王更胜告诉记者,如今的文物征集,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拍卖市场上,国有文物商店“基本不是私人藏家的对手”。据介绍,5月中旬,王更胜在天津参加了一个拍卖会。当时,他的目的就是竞拍下“清乾隆黄玉雕螭纹觥”。这件文物为黄玉质地,细腻莹润。觥呈椭圆形角状,底部倒置一硕大的兽首,全器集圆雕、浮雕、镂雕、阴刻等技法于一体,造型奇特,纹饰层次分明。这件文物一直由英国的私人收藏家收藏。“黄玉雕螭纹觥”的出价为200万,最后一路加价,王更胜举价至550万时,竞拍对手还有加价,王更胜只得放弃。最终,这件文物以780万被私人收藏家收入囊中。
王更胜介绍,当时还有一清代“翠手镯”,他出价到20万后就放弃了竞拍,最后以43万成交,归一私人收藏家所有。“现在文物收购很艰难了,文物拍卖也出现了刻意抬价的现象,这与一些专门投资文物的机构进入拍卖行业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现在的私人收藏家越来越多,大家也更注重和了解文物的价值,私人收藏成为了文物又一个大的归属,如此一来,国有博物馆在文物征集和收购的过程中常常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