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毕业作品屡次涉嫌抄袭 不少学生表“理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6-27]
6月,全国各大美院的毕业展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挥别校园之前,最后一次集体“演出”对于美院学子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大学四年学习和思考的整体呈现,毕业创作既是学子们心血汗水的结晶,也是他们走上独立艺术道路的第一步。
然而,最近频频爆出的毕业作品抄袭事件却让这场华丽的谢幕显得有些尴尬。据微博爆料:中国美术学院08级多媒体网页设计专业一学生毕业创作涉嫌抄袭设计师李小阳视频作品;华南师范大学08级一学生毕业创作涉嫌抄袭日本久米田康治的作品《再见,绝望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一学生毕业创作涉嫌抄袭德国艺术家汉斯·哈克的作品……其中几例毕业创作甚至出现明显的抄袭痕迹,让人不禁叹息:美院学子的未来竟是抄出来的么?究竟是什么扼杀了本该天马行空的自我表达?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
招生制度之觞
据一份针对美院学生的调查显示,55%的学生在回答“为何选择学习美术”时选择了“升学更为容易”的选项,仅有32%的学生是“出于对美术的兴趣”。
的确,在竞争激烈的高考环境下,艺考对文化课要求较低,成了许多人晋升名校的唯一机会。许多高一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高二便开始选择学习美术,并进入培训班速成练习,以此逃避高考的压力。这些培训机构直接灌输给学生应试技法,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升学要求。
这种以投机为目的,重复而高强度的训练模式加之高额的收费,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更无法激起学生对艺术的热情。而近年来各大美院纷纷建立新校区,扩大招生规模,更加剧了艺考投机的势头。生源素质的下降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待学业不认真,在毕业时自然也无法交出满意的答卷。
美院教学问题重重
优秀的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指引学生如何找寻自身艺术兴趣的指路明灯。而现在许多学生对授课老师处于“一般”“不满”的状态。
“有些老师心不在焉,对学生的指点只是简单的三言两语。还有一些老师教得很认真,但是只是教技法,对于如何进行创作,如何激发灵感,则很少谈及,这样让我在创作的时候非常迷茫。”“学校设置的课程结构比较单一,尽是各种技法的训练,对学生的文化构成则并不重视。”“有些老师在外面开公司,对上课根本不在乎,有时候就派一些在读的研究生给我们上课。”学生们的质疑和抱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院教学存在的问题。追溯这些问题的缘由,与教师的选拔制度不无关系。目前的美院教师的选拔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有些资格老的教师不思进取,利用美院资源,在外面赚取外快。而许多年轻教师的知识结构则相对单一,思路不够开阔,对艺术圈和艺术市场的动态也不太关注。这样容易导致闭门造车,刻板化、教条化的情况发生,再将这样的方式用到教学实践,对学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重视对学生哲学、文学、艺术史理论方面的基础教育,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同时,也能知其所以然,增强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能力,这已成为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抄袭是否“可以理解”
面对毕业创作抄袭的现象,学生们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其中不少学生表示“理解”:“绘画的学习原本就是从临摹开始的,大学毕业只能是一个阶段性学习的结束,有些学生有能力进行创作,有些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不完成毕业创作无法拿到毕业证,有些人只能铤而走险,借用他人的图式,对他人的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国内的某些专业,比如设计、插画、动画等,原本起步就晚,发展远落后于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同类专业,我们学习的许多范本也都来自那里。现在让我们原创,有点赶鸭子上架,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国外的成功作品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渠道,这样虽然无奈,可毕竟不至于做得太差。那些完全照搬照套属于少数,大部分还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
也有一些同学认为抄袭不可接受:“既然是毕业创作,那就应该是自己的东西,哪怕是幼稚的、没成型的,但起码呈现的是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创作也算是对大学生涯学习的一个回顾。如果毕业创作都抄袭他人的作品,那作品跟一具徒有其表没有灵魂的空壳无异。而且抄袭作品一旦蒙混过关并得到认可,那么这将会是对原创者的极大打击。长此以往,原创者会越来越少,而抄袭的人会越来越多,抄袭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应该坚决杜绝这种做法。”
对待毕业作品涉嫌抄袭的现象,不同的看法反映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艺术观念。诚然,艺术创作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临摹作为基础支撑,很难达到高点。但是临摹者应该清楚,临摹是为了了解前人作品中的灵感与精髓,体会前人的用心,进而让自己的创作更好,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所以临摹并不能成为抄袭的借口。一个艺术工作者,如果只是从外在层面简单模仿、照搬照套而没有自己的艺术理念,那么他的创作也只能是低层次的“山寨”作品。这样的作品,即使一时获得名利,但终究不会有大的成就。
徐悲鸿曾说:“治艺之大德,莫如诚,其大敌莫如巧。”艺术创作,尤其是原创历来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耗费创作者巨大的心力,经过不断地探索才能有所成。面对着浮躁的社会,如何保持一份真诚、执着,坚守心中净土,从而拒绝所谓的“创作捷径”,不仅是对所有艺术工作者的共同考验,也是每位有志于走上艺术道路的学子应该深刻思考的命题。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