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香港籌款援建敦煌防護林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12-10
“鳴砂山的沙不斷流下,再過一千年敦煌石窟就會消失”!可見大自然的漫天風沙已對敦煌石窟保護造成嚴重挑戰,香港關注敦煌文物人士為此成立《敦煌佛跡防護功德林》籌委會,8月19日舉辦慈善籌款晚會中募得50萬元港幣,捐給敦煌研究院在沙漠地帶植樹,加強抵禦風沙的工程。


19日,這場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敦煌慈善之夜》,包括香港特區首長董建華及社會各界人士近千人參加,現場並舉辦書畫展覽,敦煌學者饒宗頤、還有書畫家楊善深、范子登、林湖奎等20餘位著名書畫家皆提供作品參展,為保護敦煌貢獻心力,這場慈善募款晚會共計募到50萬港幣,約莫200萬台幣,將投注在敦煌石窟建林固沙、防沙的工程。

早在16年前,香港聞人邵逸夫即捐獻港幣1000萬元,給當時剛從敦煌文物研究所改制的敦煌研究院,把莫高窟、榆林窟以及西千佛洞3處560餘個洞窟安裝鋁合金門,取代了原本破舊不堪的木柵欄,或是洞口大開來不及作任何防護措施。敦煌研究院同時也為莫高窟100多個洞安裝了用以保護壁畫的玻璃屏風,約2500多平方米,從此對遊客再不能任意進出、觸摸,對洞窟的保護發揮積極的防治作用。

然而窟中的泥塑佛像和壁畫,更擋不住自然力量無情地破壞,尤其在大漠不時吹起或流下的黃沙,每年高達3000到4000立方,目前敦煌研究院已與美國改堤保護研究所合作採取工程固沙、生物固沙以及化學固沙三管齊下的方法,在莫高窟頂建起尼龍沙帳,以及沙生植物、化學固沙3帶防沙屏障,使落沙量每年減少了70%。

如今《敦煌佛跡防護功德林》籌委會,希望能再籌到一千多萬港幣,在敦煌的沙漠地帶建造18到20公里的樹林,來鞏固沙泥同時發揮遮擋風沙的作用。而這筆錢不僅僅用來植樹,也必須兼顧灌溉的工程。因為在沙漠植樹除了根得挖得深外,還需建地下水管,抽取地下水到儲水庫,水管一滴滴往樹根灌溉,因此這將是一個植物、化學和工程結合的綜合防護體系。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