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中拍协会长:作假是艺术品市场最大敌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6-01
“乱世买黄金,盛世搞收藏”,活跃的民间资本对艺术品市场倾注了高度的热情。据文化部统计,国内约有5000万人涉足艺术品交易,湖北有近100万人。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省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傅中望,武汉荣宝斋总经理鲁静等艺术品经营专家、艺术家一致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艺术品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但行业诚信缺失、赝品泛滥、虚假鉴定、假拍拍假、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炒作等问题,长期积累不断涌现,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市场监管和法制建设亟待规范与完善。

张延华说,作假,是艺术品市场最大的敌人,特别是某些拍卖公司的作假行为。有些拍卖公司与送拍者勾结,联手做局,欺骗藏家,导致赝品在市场上流通,严重影响市场秩序,损害市场信誉。“若不解决作假问题,现有的繁荣最终会成为一堆泡沫。”

拍卖市场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洗钱的渠道,他们将原本不值钱的东西送拍,然后再委托他人,以极高的价格“买入”,从而达到洗钱的目的。这是艺术品市场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取决于参与者对市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认知水平。但目前在艺术品收藏热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买者鉴赏能力的先天不足。而经验不足、鉴赏能力不高的投资者的大量进入,也让投机者找到了造假缺口,促进了赝品的流行。

不少收藏者都购买过赝品,有人形象地用“交学费”来形容这一现象:“交学费考上中学,交多一点考上大学,再交多一点你就是博士生。总之,想不交学费是不可能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傅中望建议人们,多到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感知、欣赏、享受艺术品,才能提升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才能“少交学费”。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