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失传的定窑艺术的恢复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1-21
46岁的陈文增是一位只上过小学的农民,却成了河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享受河北省政府津贴的优秀专家,还被世界艺术家协会命名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

其实,陈文增头上的桂冠远不止这些,他的获奖证书已装满了一个书柜。至今他已在国内30多家报刊发表诗词800多首,其书法俊逸刚健而别出新意,得到了我国书法界诸多名家的青睐。但他最大的贡献还是恢复了失传800年的定窑艺术,成了当代第一个定窑传人。

定窑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定窑陶瓷因选料考究、工艺独特、质地细腻、色泽纯正而独树一帜,曾被进贡宋朝皇宫御用,更被当时的上层社会视为珍品而收藏,但宋末元初的频繁战争令其“花葬荒丘、恨飘逝水”,几百年的定窑史从萌生到泯灭,连片言只字的技术工艺也无留存。陈文增迎难而上,端起出土的定窑旧瓷片,挥起刻刀,投入到复兴定窑文化的实践中,终使以恢复传统为主要手段的窑瓷系列手工印刻工艺技术获得彻底突破。他的定瓷作品既继承古人传统,又别出心裁。他创作的“四海呈祥”花瓶,其纹饰为神龙游天,背影云水交融,展示了祖国河清海晏、祥光弥宇的繁荣景象。在刀法的处理上,陈文增巧用定瓷模印之法,兼以浮雕风格,细腻明朗,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令世人拍案叫绝,现已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让定瓷走进寻常百姓家,一直是陈文增的理想。对此,陈文增呼吁:“企业界应勇于投资,让精美的定瓷产品和定瓷典雅风范,从收藏家柜子里、从博物馆展窗里走出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