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评故宫限制专家私自鉴定文物:单位信誉不容透支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4-26
  联系到近两年收藏界的种种乱象,故宫博物院此举很有些“面对乱象,以正视听”的味道。

  故宫博物院日前发表声明,针对近年来该院相关人员不断参与社会文物鉴定等活动的情况作出规定:今后凡该院在职、离退休人员再参加上述活动时,应获得故宫博物院的书面授权,否则属个人行为,后果由本人承担,故宫对此不承担责任。此声明一经发出,便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如收藏专家马未都就认为:故宫的声明“表明了一个很好的态度”。

  面对乱象以正视听

  联系到近两年收藏界的种种乱象,故宫博物院此举很有些“面对乱象,以正视听”的味道。它一方面告知社会:某些鉴定者在参加社会上相关鉴定活动时,即使真的具有故宫专家的身份,如没有故宫的书面授权,其言辞和鉴定也不能代表故宫的立场,这样,就把某些专家的个人行为与故宫的官方态度截然分开,不致令公众产生错觉;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故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单位,对本单位声誉的重视以及对相关人员在参加类似活动时的一个约束和提醒,其初衷和做法都值得肯定。


  不过对很多收藏者来说,“故宫专家”的确是个金字招牌,乃至被许多人所笃信。不幸的是,近两年连续发生的两起“天价赝品”鉴定事件,竟都和故宫的某些专家有关。这也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对所谓专家也不能盲目听信。

  单位信誉不容透支

  然而说到收藏,专家毕竟还是权威,只是近年来有些专家在业务上“不专”的同时,心眼似乎也被日渐浮躁的社会与私欲弄得过于“活泛”了。从这个层面,故宫博物院的一纸声明固然有其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对个别不自觉或甚至根本无视职业道德的人,能有多大的约束力,我还真有些担心。事实上,单是故宫专家这件“马甲”,其实也是一笔无形资产,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和故宫也紧密相连。试想:那几个参与上述两件赝品鉴定的专家,哪个不是顶着故宫的“字号”才得到公众的认可?

  还是马未都先生说得好:公职人员要为所在单位的信誉负责,不能透支单位信誉。如此,呼吁公职鉴定人员加强道德自律是一个方面;而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制定出针对这种对单位信誉任意透支的处罚措施,才是故宫等相关单位应予考虑的当务之急。 ◎叶之植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