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古籍《永乐大典》现身湖北大冶 全省仅存一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4-18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整个湖北省只有一册原版(影印版)《永乐大典》。这一册,就在大冶市。

  湖北省图书馆曾想收藏这册《永乐大典》,而给大冶市相关单位建造一座图书馆,以作“补偿”。但是,没有如愿。

  大冶市怎么会有《永乐大典》?这一册《永乐大典》保护现状如何?它历经了怎样坎坷而传奇的命运?昨日,记者赶到大冶市,采访了多方人士,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尊容

  开本宏大内容精深

  据公开资料记载,《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原有11095册、22877卷,现保存于世的只有400多册、不到800卷。

  大冶市这册《永乐大典》保存于大冶二中。大冶二中位于大冶西南部的金牛镇。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大冶二中看到,这册《永乐大典》为《永乐大典》中的第二千六百十卷。其开本宏大,高50。3厘米,宽30厘米,厚两厘米,比我们常见的书本大多了,相当于《东楚晚报》开本的三分之二。

  这册《永乐大典》像其他册《永乐大典》一样,版式为竖排,繁体字,字体为楷书馆阁体,字数达5万多个。

  其记载道:“元《南台备要》。南台类纪者。以纪南台之事而作也。至元十四年。宋既平国家。以疆域广远。照临或有未及。爰立行台于维扬。以式三省。以统诸道……”其内容博大精深,属于典型的“类书”,难以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其中心内容。

  它的封面和边角有些破损、斑驳,浸润了漫长而厚重的历史,寓示着坎坷而非凡的身世。

  身世

  目前存在两种说法

  昨日上午,大冶二中校长殷朝霞说,他从2007年起担任该校校长,在之前,该校就收藏了这册《永乐大典》。学校一些退休的老教师也不清楚这册《永乐大典》开始藏于该校的时间。

  “这册《永乐大典》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冶二中学生从辛亥革命先驱刘复的家‘没收’的。”昨日下午,大冶金牛镇胜桥村岩刘湾七旬老人刘相强等人说。

  刘复是岩刘湾人,生于1883年,殁于1944年,是公认的辛亥革命先驱之一,曾在著名革命先驱宋教仁最困难的时候,将他收留在家中两个月,并资助他东渡日本积累力量。刘复在国民政府时期担任过两湖宣抚使署秘书长、湖北省政府秘书长兼司法厅厅长等职。他一生酷爱藏书,经常搜集古书。

  刘相强老人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他只有十五六岁,亲眼见过大冶二中一群学生到刘复的家中,将刘复收藏的大量古书没收到学校。当时,时事复杂,他和该湾其他青少年想阻拦又不敢阻拦。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遗憾。

  昨日上午,记者和殷朝霞校长看到,该校收藏的古书,除这一册《永乐大典》外,还有明朝永乐年间的《说文解字》、李卓吾批点的《世说新语》等。这两本古书的首页都有刘复先生的收藏印章。但是,这册《永乐大典》没有刘复先生的收藏印章。

  大冶市金牛文化馆馆长陈国安说,在晚清时期,金牛镇有个著名的进士、封建官员,叫柯逢时。他一生酷爱藏书,藏书量达数万卷,是湖北省三大收藏家之一。如今,湖北省图书馆内很多古书都是柯逢时收藏、捐赠的。大冶二中是创建于北宋年间的老校、名校,柯逢时曾担任该校校长。估计这册《永乐大典》是柯逢时收藏的,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将它捐赠给大冶二中,以表达一个“金牛人”对家乡的厚爱。

  记者采访得知,持这两种“身世”说法的人,在当地文化界都有。这册《永乐大典》到底是怎么到大冶二中去的,还是一个谜。

  价值

  不论版本弥足珍贵

  《永乐大典》现保存于世的有原版、家抄版、影印版。大冶二中的这册《永乐大典》是哪个版本的?

  金牛文化馆馆长陈国安说,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原版,要么存放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焚烧、掠夺殆尽,要么成为永乐皇帝的陪葬品而湮没泥土中。推测大冶二中的《永乐大典》是按原版,重新印刷、公开发行的。它不是原版,是原版的再版。

  中国图书馆学会古籍版本研究组副组长、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辑出版委员会常务委员、原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阳海清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大冶二中的《永乐大典》有过调研。昨日下午,他告诉记者,大冶二中的《永乐大典》的纸张,不像明朝时期的纸张,由此推测它不是原版。相关史料记载,在上世纪初,北洋政府曾将搜集到的100册《永乐大典》影印出来,然后,作为贵重礼物送给达官贵人。大冶二中的《永乐大典》极有可能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影印版。但是,它有的墨迹穿透纸背,不像影印造成的。所以,其确切版本存疑。

  阳海清先生说,大冶二中这册《永乐大典》是目前湖北省发现的唯一一册影印版或原版《永乐大典》,在湖北省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过。它不管是原版还是影印版,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都很高,都很珍贵。

  保护

  一座图书馆未换走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03年,湖北省图书馆一位副馆长到大冶二中调研《永乐大典》,为进一步研究其版本及价值,想将这册《永乐大典》调到湖北省图书馆保存,同时,为感谢大冶二中,答应给该校建造一座全新的图书馆。即一册《永乐大典》换一座图书馆。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大冶二中师生及当地文化干部的同意。

  对这个故事,阳海清先生和金牛文化馆馆长陈国安予以了证实。

  大冶二中校长殷朝霞说:“这册《永乐大典》是该校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见证,是该校的‘镇校之宝’,从感情上说,不愿意它离开该校。”陈国安说:“它的一段重要历史在金牛镇,还是原地保存好。”

  记者了解到,大冶二中为保存这册《永乐大典》,动了一番心思。为防止“文物大盗”盗窃,这册《永乐大典》并没有藏在该校图书馆,因为该校图书馆在深夜的时候没有人值班。大冶二中有一册《永乐大典》,在当地鲜为人知。熟悉它的人士,都守着这个秘密,生怕它遭到不测。

  阳海清先生说,作为珍贵书籍,这册《永乐大典》应该得到更好地保护,提高保护级别。

  《永乐大典》编纂历史

  明成祖,名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子。1360年出生,43岁即皇帝位,在位22年,是一个注重建功立业的皇帝。

  明成祖的帝位是夺来的。他在即位之初的永乐元年,就下令编纂一部大书。他说:“你们要根据我的意思,编纂一部自有图书以来,包括经史子集、百家之书的,包罗万象的大规模的丛书。收书越多越好,不怕规模大。”他心中的蓝图是,编纂一部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质量最好的大型图书。

  参加修纂的有全国的各种一流人才。由学术大师姚广孝为总裁,包括名儒、名士、名医、名僧等,共计2169人,参与修纂。经4年奋战,到1407年,编修工程终于竣工。全书共22877卷,计11095册。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图书8000余种。种类包罗万象,计有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戏剧、小说、技艺等项。明成祖命名其为《永乐大典》。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