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史开端饱受质疑 究竟哪里是最早的中国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10-22]
这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站在万荣县庙前村黄河东岸边的后土祠秋风楼上,向西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岸山麓郁郁葱葱的一片绿地。对岸是陕西省韩城县嵬东乡高门村,那片绿地就是有着中国史圣之称的司马迁的祖茔。
10月14日上午,来自北京、太原等地的近30人汇聚在后土祠中。从秋风楼下来,他们向着最终的目的地河南省二里头遗址出发。在为期5天的“最早的中国——发现中国文化考察”之旅中,队员们也许与最早的中国无限接近。
A 饱受质疑的中国文明史开端
秋风楼建在汾河入黄河处交叉地的一个高台上,是后土祠的一部分。后土祠则因中国历代皇帝在此祭祀后土也就是生灵之母而建筑。传说中,后土娘娘女娲就是拿着这片土地上的泥把最早的中国人造出来,女娲也是中国人传说中的女祖先。另一个说法,她是三皇之一伏羲的妹妹兼妻子,兄妹结合之后产生了最早的中国人。中国人的先祖之一轩辕黄帝据说是第一个来这里祭拜的人。黄帝把这里当做根祖之地,似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得到此处认祖归宗吧?这里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似乎不为过。
但事实是,从真正的历史上讲,黄帝这么一个人是不是存在的都是一个疑问。
我们中国人根源在哪里?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最早的中国产生在哪里?我们中国的历史应该从何时讲起?这些都是问题。
埋葬在黄河对岸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以及众多的中国可以视为史学著作的文献似乎有着答案,它们说到了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周,一脉相承,还有谱系可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似乎洋洋洒洒、堂而皇之。
可是,学者研读这些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时期的古典文献,发现记载大有毛病,被奉为我国最早史书的《尚书》,讲中国的历史从尧、舜开始;而成书于战国中期《庄子》《吕氏春秋》中,出现了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谁,没有具体说法;西汉的《史记》有黄帝的记载,但是东汉的班固都将伏羲氏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到了三国时代的《三五历纪》中,则认为盘古开天辟地,他才是中国始祖。似乎史学家生得越晚,他追溯的中国历史就能越长。
显然,如果仅仅拿着文献典籍说历史显然是靠不住的。而且,对于人是怎么产生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中国古人的答案和西方的宗教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天授的,天上的神犯了生活作风问题,生下了人。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赫胥黎《天演论》发表之后,这样的说法被否定。
而且在西方,因为考古学的建立,中国的历史的开端更是受到了质疑:不要说那些文学、传说和史实纠缠在一起的文献,拿出证据来!一些接受了西方学说的近代中国学者也因此曾经提出中国“东周之前无史”、将中国文明的开端定在了东周,盘古、女娲甚至尧舜都是不存在的,直接把中国文明史削去了两千多年。更为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曾经一段时间内,中国文明起源甚至被西方的学者认为肇始于西方。
当然这些论断在中国的考古学发展之始就被推翻了,直到现在,中国的考古成就已经能够证明,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对于商代的谱系记录是确凿的。
商没有问题,那么,《史记》中关于尧、舜以及夏的记录是不是确凿的呢?
中国考古学现在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而且,还为这个疑问增加更多的问号。
B 究竟哪里才是最早的中国
王海荣,一个生在青海长在青海的山西万荣籍人,现为新加坡RH能源集团执行主席,在3年前,因为父母回到运城定居,他自己也频繁地回到运城,从接触到的人以及自己看到的众多文物古迹,他发现晋南俨然就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片沃土。但是,他接受的这个观点受到了另外一个人的挑战,这个人就是中央电视台原主持人曲向东。
因为对历史文化的爱好,王海荣参加了曲向东策划的一个项目——重走玄奘之路,之后两人成为朋友,多次结伴旅行中,王海荣和曲向东开始了争论:中国的源头在哪里?曲向东曾经拍摄过位于河南偃师市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他根据专家的讲解,认为那里是最早的中国,而不是晋南。
争论过程中他们发现,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仅仅他们两人,普遍的中国人都说不清楚。“我定居在新加坡,经常也在加拿大多伦多住,还走过不少国家,发现国外很多地方甚至一个小镇对于自己的历史都有着像模像样的博物馆。可是我们很多人对于中国的历史知道的太少了。”王海荣说。
争论的结果是,王海荣自己联合一些山西的企业家朋友捐款,于2010年9月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发现中国基金”,曲向东成为“发现中国”这个把中国历史向中国大众普及的文化项目的策划人,基金项目办公室设立在了曲向东自己做老总的北京行知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现在这个基金的总额有400多万元,宗旨是通过深度行知体验的方式,探访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的心理历程,深入认识中华文明之根,是如何决定了今天我们的思考、行为、甚至民族性格。”曲向东说。
在对山西运城、临汾以及河南偃师三次探路考察后,确定了一条从万荣后土祠开始,到襄汾丁村遗址、陶寺遗址、侯马晋国铸铜作坊、垣曲中条山铜矿遗址、夏县西阴村、绛县周家庄遗址、运城盐池及池神庙、平陆虞坂古盐道,一直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察路线。
今年10月,“最早的中国——发现中国文化考察”项目第一次开始组队,这是一支相对特殊的考察队,全程跟随的专家有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旧石器研究专家王益人,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冶金考古的李延祥教授,运城市文物局研究员、副局长李百勤,四川政协报副总编辑、知名作家、《李济传》作者陈岱峻,嘉宾有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季羡林先生的弟子卞毓方,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前任院长张维迎,还有多家媒体的记者以及旅行家、摄影家,还有就是原本参加了玄奘之路的队友,其中不少是来自北京、山西、河南的企业家。
而允诺参加各地讲解的专家队伍也夺人眼球,他们是主持陶寺考古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队长何驽,侯马晋博园馆长、铸铜遗址公园馆长高青山,盐文化专家、河东博物馆馆长李竹林,西阴村第二次发掘者、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田建文,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戴向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
作为中国备受关注的经济学家,张维迎为什么会有兴趣参加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活动?18日下午,经过8公里的徒步跋涉穿越虞坂古道后,记者问走在路上的张维迎教授。
他告诉记者,他并非来休闲的:“我来还有两个目的,第一,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历史;第二,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走出自己的专业学习,修炼一下自己。”为了这次活动,他还不得不在繁忙的日程安排中专门腾出时间。
C 体验考古工作感受古代文明
在丁村学习体验古人类对于旧石器的打造后,14日晚,队员们在襄汾陶寺遗址上搭帐篷野营,活动的内容为晚上观察天象,第二天一早要在复原的陶寺古观象台遗址看日出。
在中国古籍文献中有这样的说法“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平阳即现在的临汾,蒲坂在运城永济,安邑在今天的夏县,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三位先贤都把自己的统治中心扎在了今天的晋南。如果这样的说法成立,华夏文明在晋南起步将成为不易之论,但是,这些都需要考古学来提供证据。在1979年,陶寺发现了距今4300年的古城遗址,迄今30余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考古队一直在这里进行发掘。专家发现陶寺遗址具备了王国诸多要素。至今不被西方所认可的“早期中国”,很可能就在那里。在中国曾有“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的说法,而陶寺遗址古观象台遗址以及圭、表复原后发现陶寺地理位置所在正是“天地之中”,而且专家根据考古发现和古文献记载进一步大胆推测,陶寺遗址不仅仅是尧都遗址,甚至可能会是尧和舜共同的都城。
15日一早,队员们从古观象台遗址迎接初升的太阳,当阳光从13根观象柱其中的两根之间投射下光束照射到他们脸上的时候,一种对于祖先兴奋崇敬之感油然而生。
之后队员们在周家庄考古工地亲身体验发掘,在西阴村追寻中国考古之父李济先生足迹,来到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发生重要作用的运城盐池考察。而18日,在河南二里头遗址,许宏博士又对中国的概念、形成以及二里头遗址迄今的考古成果,及二里头历届考古人对夏朝的持续不断的追寻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究竟哪里是最早的中国,哪里是中华文明起源,队员们发现,这依然是一个有待于考古人破解的问题,答案没有确定之前,“最早的中国——发现中国文化考察”之旅留给队员们的是一个对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历史的深度追寻的体验,一个对于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命运深入思考的开始。运城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丁金龙在发表自己的感言时说:“我们探讨了自己从哪里来之后,能更好地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