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个展

“袁佐——清凉谷行旅”中间美术馆开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10-16
2011年10月15日下午,“袁佐——清凉谷行旅”画展在中间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旅美画家袁佐近十年的绘画作品,显示了艺术家在绘画语言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探索以及对中国传统绘画意识的关注。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中,疏朗、优雅、奔突的色彩和用色彩对画面中事物形的抽象描绘是艺术家绘画语言上的一个特点。他以油画颜料为媒介画画,但画面中却显现出明显的中国古典绘画的韵味。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光感、远近、色彩、结构、空间在袁佐的画中以层叠、阴阳、大小、疏密、轻重等中国画的绘画元素取而代之,同时将西方油画“开一扇窗户”的审美习惯代之以“画中游”的中国画观赏行为,即在油画作品中尝试体验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识。

袁佐上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早年受到袁运甫、袁云生、吴冠中等父辈艺术家的影响,既接受了来自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艺术教育和在西方生活多年的人生经历,又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血脉相承。多年来,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游走和背景下,来自两方面文化、艺术观念、思维、绘画语言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结合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而是成为了一种艺术上的自觉,不断在其形式、绘画语言、题材和观念上得到自然的流露和体现。

在展览开幕前的艺术家讲座上,袁佐谈到了对其绘画影响最大的几次记忆。文革后,他随父母第一次到故宫参观,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深远”的构图法将近景、中景、远景结合在一起,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中国绘画对空间的精彩描写;一次在家中看《印象派》画册的经历又让他感受到绘画中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对绘画原来可以有如此不同的理解和诠释;80年代在美国看到了大量西方绘画史上的经典原作,从此,对绘画语言性的探索,对用色彩表现物体的形的描绘便成为艺术家今后漫长的探索和坚持的方向,即绘画语言的直接表现和创造。

对于迷恋西方现代文明的中国人来讲,如何游走于东西方之间,怎样取补各方之特点好像是一个不必争论的进步的事。展览开幕后,专家学者们就艺术家作品中“中西融合”和画面绘画性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中西融合”是刻意为之还是自然流露,有海外经历的艺术家是否是在刻意寻求中国绘画精神的融入和强调其艺术身份。艺术家自己说,追求中国绘画传统情节对其个人而言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虽然其学院式的艺术教育和成年以后的生活是在美国渡过的,但他努力想在自己浸泡近三十年的西方艺术体系中更主动地加入中国传统意识。他不认为这是中西结合,也不认为这是洋为中用,更不认为这是绘画的现代化。这只是其个人当下对绘画的追求,对文化的理解。“我关心一个完美的人完全地热爱生活,我关心人对于社会的贡献。”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