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是艺术氛围欠缺还是商气冲淡了文气?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10-09]
2011兰亭艺术博览会10月6日起在柯桥举行,500余个展位把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布置得满满当当。看似热热闹闹的场馆内,虽然不乏专业观众,然而下单者却甚少。有参展商说,柯桥人不差钱,差的是“文气”;更有专业观众说,艺博会“商气”太重,“文气”太淡,“商气”冲淡了“文气”。
有人士称,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抑或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兰亭艺博会,似乎还要“找找感觉”。
艺博会“精品荟萃”
与以往的各类展会有所不同,记者走进艺博会现场,眼前一亮:除了装帧精致的书画作品,还有精美的陶器、瓷器,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可谓精品荟萃。
记者了解到,兰亭艺博会历时一年的筹备,有272家艺术类单位、1337个展商参展,展出面积13000平方米。法国画廊、朝鲜友谊联合会社、中国美院、清华美院、中国书画院、民革中央画院、北京荣宝斋画院、扬州派画院,景德镇陶瓷、苏绣、东阳木雕、宜兴紫砂壶、安徽宣纸、古木家具、民族饰品、古文物、玉石……均同台亮相。
中国书法之乡固始县——绍兴县书画交流展、“兰亭杯”2011书画大展赛入围作品展、著名书法家、美术家现场挥毫泼墨等多项活动同期举行。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气势、规模,兰亭艺博会囊括了我县举办的艺术类展会的多项“第一”。
市民大多雾里看花
扑面而来的书卷气,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却没能让前来逛展的市民掏太多钱。
对大多数市民来说,逛展就像“雾里看花”。“几万元一把的红木椅子,300元一双的象牙筷,1万元一个的青花瓷,这里面的文章太多,看不懂。”轻纺城布商谢先生,花8000元钱在一紫砂艺行的展位上买了一把紫砂壶,但他还是称自己并不懂,只是喜欢而已。
一纺织企业主张先生,一圈逛下来也不敢下单,他说:“主要是不懂,都称自己是著名书画家,个个都是馆长、名家,不知道孰好孰坏,想买都不敢买。”
市民的“雾里看花”,让前来参展的外地书画家有点失落。在他们看来,绍兴人虽然不差钱,却不懂艺术。
商气冲淡了文气
相对来说,绍兴兰亭书画院院长祝人良等本地人较熟悉的一些书画家的作品,问津者更多一些。家住绍兴市区的单先生,是名书画爱好者,一圈逛下来后称:“热闹是热闹的,但是比较杂——鱼龙混杂,档次就低了些。”
民革中央画院的画家刘朝波,尽管其作品被诸多绍兴市民收藏,但艺博会前两天却没有成交一幅作品,他也认为艺博会“杂了点”,不少展位名头很大,但只是些画贩子,和艺术不搭边,导致假作真时真亦假,冲击了真正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家具等一些和艺术不甚搭边的内容,使整个展会承载的东西多了些,削弱了展会的艺术氛围。
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陈国祥称,艺术市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市民对艺术的认知也有一个过程,兰亭艺博会刚刚起步,以后应逐步有一个更明确的定位,更好地规范参展商,更好地引导市民的艺术需求。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