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媒体评论:文物景点对文物还是对游客负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10-08
既要保护文物,又要保护游客的兴致和权益,文物景点的工作就应做得细致一些、前瞻一些。选择一切大众传播渠道,主动发布相应信息,使游客能够提前知道各文物景点情况,游客也就会作出理性的选择。这些工作都没做,让游客白跑一趟,就是对游客权益的伤害。

  每年的黄金周,传统景区都是人满为患,也总有人抱怨。然而,下一个黄金周依然如此。年复一年,该改变观念的也许是我们自己。人多了,景被遮了,人就成了景。人少了,景全了,人也怅然若失。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多数人旅游,图个热闹还是占了相当部分。嫌人多,可以选择人少的地方;嫌哪儿都是人,可以开发新的黄金周休闲去处,这便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作用的妙处。

  是以,中国人的黄金周旅游热情,还是值得鼓励,不可扼杀。只是,这热情作用到那些文物古迹头上,确实有点不妙,这就要悠着点儿。文物古迹毕竟为文物,人多了它也承受不了。这就要有一个度,别都在黄金周里扎文物古迹景点的堆儿,这一扎堆儿,总有一天会让文物不复旧容。近道的游客还是要发扬一点风格,不妨选择其他时间去,毕竟远道的游客去一趟不容易,其实游客之间也应当有这点默契。

  不知今年去故宫的有多少北京人,估计还是外地人居多,结果就是故宫限流8万人的政策失守了。不独是故宫,很多著名的文物古迹景区,估计都有这种失守之虞。这就对文物景区的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是对文物负责,还是对游客负责。

  应当承认,文物景区管理者、负责人确实有点委屈。客人都慕名而来了,你还搞限流,不仅让游客心有败兴之感,更会造成周边交通和游客安全保障压力。不如放行,先解燃眉之急吧。总这么应对,结果必然导致限流一次次流产,使政策形同虚设,使文物保护者忧心如焚。

  既是文物景点,文物就应放在第一位,在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再允许游客游赏才是正理。所以,文物景点限流的具体数字可以科学测定,但限流政策大抵不错,应当坚持下去。这种坚持,不是把政策一出台就了事,而应当多做些配套工作。如果平时不周知公众要限流,到了黄金周,那么多游客涌来了,文物景点当然就不能完全撇清责任。

  既要保护文物,又要保护游客的兴致和权益,文物景点的工作就应做得细致一些、前瞻一些。选择一切大众传播渠道,主动发布相应信息,使游客能够提前知道各文物景点情况,游客也就会作出理性的选择。这些工作都没做,让游客白跑一趟,就是对游客权益的伤害。前期工作做得很充分,但游客还是坚持去,那就是碰运气的侥幸心理,吃了闭门羹,游客也不会怨景区部门的。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