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姚远:保护城市的文化记忆 肩负共同的文化担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10-02
  中华文明造就了许多千年古城,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一砖一瓦上凝结。这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保护我们的文化记忆,是现代人的共同责任。因为,现代化不应成为我们忘记历史的理由。更因为,现代的生活需要文化记忆来温暖与指引。

  ■“那些文字穿越时空,是我每次到了那里都会想到的,不光是南唐的,还有比如明朝笔记里记载的一些故事也是在那个场所发生”

  提起老城南,南京人再熟悉不过了,它指的是中华门内东、西两片围绕内秦淮河、以夫子庙为核心的明清历史街区,是南京城的发祥地。这片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桨声灯影,画船箫鼓”之誉的土地,长久以来承载着人们绮丽的想象。

  然而,这种绮丽的想象,有时难以追随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建设新城、改造危房的设想,虽是美好的愿望,却也令这些承载文化记忆的古老建筑面临危机。

  保护城市的文化记忆,很多人在努力。

  一位80后年轻人,以他自己的热情与方式,付诸令人刮目相看的行动。现已步入而立之年的姚远,18岁之前都在南京古城中度过。他在两次参与南京古城的保卫行动中,先后起草了两封名为《留下南京之魂》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紧急呼吁信,并在多位专家学者的签名支持下,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这位戴着椭圆小眼镜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师,斯文、平凡,乍一看,似乎很难与“写呼吁信”、“奔走疾呼”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也不曾把自己的所作所为看成是什么大事,而只是认为这是“自己对故乡应尽的一片孝心”。

  作为地道的南京人,姚远对故乡一往情深。这份情愫萌生于童年:儿时居住过的三两间院落、安品街上外婆家的枇杷树、上幼儿园途经的条石小路……姚远缓缓回忆,娓娓道来,这些记忆的碎片拼凑出他对城南旧事的感知与印象:虽不那么清晰,却深扎于心;虽不那么华美,却足够真实。

  而当回忆触及爷爷家曾经的独立院落时,姚远难掩激动之情,原来爷爷家的位置正是南唐大内皇宫的宫门,那里还有一座桥,名“内桥”。幼年无知,直到中学时读了蒋赞初老先生写的《南京史话》,姚远才恍然大悟。

  姚远的身上透着一股浓浓的文人气。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浅吟一句小诗,抑或是一阙小词,然后停顿须臾。 “每次站在那个空间,那个点,已经看不到那些历史建筑了,但还是会想起李煜的诗词。那些文字穿越时空,是我每次到了那里都会想到的,不光是南唐的,还有比如明朝笔记里记载的一些故事也是在那个场所发生,南京这个城市始终让人有历史的遐想。 ”

  能够引发对历史悠然遐想的,不只南京这座城市。18岁,姚远离开南京去北京大学读书,北京城的历史文化纵深感带给他更强的震撼。

  大学一年级时,他住在北大昌平校区,毗邻明十三陵,安静得让他欣喜,因为可以静静地饱看历史。春日的桃树、老旧的红墙、石质的栏杆与台阶,只需寥寥几个景致,就勾勒出了老北京的醉人风韵,也引发着姚远对历史的体悟。

  读大二那年,姚远登上景山俯瞰故宫的全景,当完整的古都气象尽收眼底时,他震撼且感动:“我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有无数动人心魄的细节,不仅是宏大的宫殿和城墙,单是一处四合院的砖雕,或是一棵从墙头伸出的古树,都满是时间的力量。 ”

  同为千年古城的北京和南京,有着许多共通的力量——源远流长的历史在静水深流的一砖一瓦上凝结;但同时它们似乎也有相似的处境——时间的厚度,在城市发展的速度之前,有时显得有些脆弱。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情画意,依旧可以在现世的空间里被触摸和感知,无需依赖旧地图上的某个小点来留存历史的底稿

  2006年4月,南京古城面临拆迁的风声传入在北京求学的姚远耳畔,心急如焚的他委托在南京的同学替他留意相关情况,自己同时也从报纸新闻中关注相关动态。

  谈到写呼吁信的缘由,姚远对自己北大的老师充满感恩。姚远早前曾写过一篇名为《南京的“历史”关头》的文章投给南方一家报纸,表达了对旧城保护的一些建设性意见。编辑在茫茫来稿中一眼相中了这篇文章,较完整地予以发表。

  第一次在媒体上表达自己声音的尝试,效果有些出乎姚远的意外。不过,那时的他还不曾意识到声音是可以改变些什么的。老师适时提醒他:“作为一名年轻学生,你说的话也许不一定有用,但我们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很多专家学者,你应该给他们写信,寻求更有力的支持。 ”

  在老师的建议下,姚远鼓起勇气把一封《留下南京之魂》的求助信,发给了素昧平生的权威专家谢辰生。

  谢老是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曾主持起草了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收到信的第二天一早,谢老打电话给姚远,一字一顿地说:“如果这封信的情况属实,那就请你以这封信为基础起草一封呼吁信,再请文物学专家、建筑学专家联名呼吁。 ”

  谢老的建议和支持给了姚远莫大的鼓舞,他立刻写下《关于保留南京历史旧城区的紧急呼吁》,并询查多位专家的电话和住址,一个个地打电话,一家家地奔走。

  中国考古学会前任理事长徐苹芳,不久前刚去世。姚远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当初鲁莽地直闯徐老先生在北京东四四合院的家时,老先生摇着蒲扇,告诉姚远,自己是搞考古的,南京秦淮河两岸的历史街区有着太深的历史痕迹,从六朝的建康到南唐的金陵城,再到明朝,南京城的历史彼此叠压,至今没有梳理清楚,是应该好好保护的。最终,这封呼吁信是以徐老的名义寄出的。

  乡土建筑保护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向姚远透露,自己儿时曾在南京的复成仓生活过,父亲经常带他去附近的花牌楼、太平路玩耍。当姚远给他带去一张清朝的南京地图时,他激动地指着地图上的地名,一件件地回忆童年往事。

  在2006年的拆迁规划中,门东的一大片街区被纳入代号为“南门C块‘南门老街’”的开发项目,陈老先生当时就指着地图说:“这里其实就是曾经的‘朱雀桥’和‘乌衣巷’。 ”

  大半个门东街区最终幸免于难,“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情画意依旧可以在现世的空间里被触摸和感知,无需依赖旧地图上的某个小点来留存历史的底稿。

  ■声声呼唤,拧成共同的力量,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催生了相关保护条例

  呼应,还在延续。

  老舍儿子舒乙在收到姚远的邮件后,也立刻给予回复说,为民族、为文化、为子孙后代,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在姚远呼吁信上签名的蒋赞初、梁白泉和叶兆言三位先生,甚至还在南京最热的8月里,带领多家媒体同游南京的历史街区,边走边讲解。那片尘土,一定忘不了他们在夕阳西下告别时的回眸,也一定还记得专家们留下的声音:“现代化不是忘记历史的理由。 ”

  发出自己的声音,这选择一旦做出,姚远就持守了三年多。

  与此同时,不光是南京,其他一些地方的历史文化街区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2006年,常州悄无声息地拆除了苏东坡终老故居——“藤花旧馆”。谢辰生知道后,在2006年10月再次致信中央领导,希望名城保护条例能够早日出台,“否则再拖下去,恐怕大多数名城就已经有名无实了”。

  正是这封信,与姚远之前发起的专家联名呼吁紧密呼应,共同拧成一股力量,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终于被提上了立法议程。 2008年7月1日正式出台了全国性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0年12月1日南京市出台了地方条例《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城市如同一个人的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去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提起姚远这位80后,专家们的言语中充满了赞赏,“他对文保工作所持有的不仅是热情,还有许多专业知识作支撑,很不容易。 ”

  而更令老一辈专家学者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了古城守望、文化保护的志愿者队伍中。

  在保护城市文化记忆的过程中,姚远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些是通过网络看了他的博客后认识的。这些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常常分头拍摄古城的照片,然后上传到网络上,并交流分享,共同寻求保护之道。另外有一些则是姚远的同学,他们耳濡目染也被感动了,从而义无反顾地加入志愿者队伍。“大家就是本着一颗心去做,没有经费,都是自愿的。 ”姚远如是说。

  人称“南京活地标”的南京市作协副主席、文史专家薛冰对记者说,近年来他时常在南京图书馆等许多地方开设关于南京城历史文化保护的讲座,前来听他讲座的,很多都是年轻人。讲座结束后,他们还不愿离开,拉着他提问交谈。

  2011年3月,由于地铁建设的需要,南京城计划移植大量的法国梧桐树,激发了市民的“保树”活动,其中不乏许多年轻的身影。薛冰满心欢喜地说:“其实这些年轻人中有许多甚至都不是南京人,只是在南京学习或工作,但他们打心底里喜欢南京,也愿意留在南京。发生这种事情,他们急啊,就好像要移掉自己老家门口的树一样,于是也就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地要保护它们。 ”

  提到那些自觉传承前辈文保工作、并视之为崇高责任和使命的后辈们,薛冰更是向我们啧啧称赞“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这个民间社团成立于2008年3月,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自发形成的。成立以来,他们每周六都会聚集在一起,走访南京的大街小巷,通过收集照片、影像、文字、实物等形式,记录下南京几乎被人遗忘的城市记忆。团体发起人其实是个地道的东北人,然而他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却丝毫不亚于“老南京”。

  记录团用这样一段话解释他们的初衷:“城市如同一个人的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去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

  于是,从街道边的石牌,到有特色的门标窗花,再到老人们的口述历史,都无一例外地进入到他们的视野,被分门别类地保存下来,存留在他们的相机、DV里,也出现在南京老城南印象陈列馆的展览里。

  时间的长河浇灌了一座又一座城市的流光运转,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笑颜开。呵护城市文化记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找到回家的路。

  这是一种文化坚守,也是我们应该共同肩负起的文化担当。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