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坛新锐

退休教师上百幅自制雕版上再 现《清明上河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9-14
  从三尺讲台退下来后,宝山区华师大附属杨行中学的英语教师唐龙棣,便一头扎进了中国画的世界。这个中秋节也不例外。只不过,他的方式有点特别。66岁的老唐很少挥毫泼墨,却痴迷于雕刻刀。五年多来,无师自通的唐龙棣在他自己研发的“高分子材料板”上,已经雕刻出了上百幅古典名画。

走进唐龙棣的家,不足15平方米的客厅地板上,堆着十几幅嵌着乳白色雕版的木雕架。这些雕版长35厘米,宽18.5厘米,各种工笔名画在其上以细刀雕出再用黑墨着色。端起一幅《清明上河图》局部,仅几毫米见方的各式引车卖浆者被刻得栩栩如生;又一幅《金陵十二钗风情图》,个中人物也表情各异。

唐龙棣告诉记者,自己最珍视的要数8块雕版组成的《清明上河图》及10块雕版组成的《姑苏繁华图》。其中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原画的1659个人物形象与209个动物形象在雕版上悉数还原,一个不落。老唐拿出自己收藏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复制品对照,板上人物的衣着、神态与画上如出一辙。这组耗时2个多月完成的作品,也成了老唐的“成名作”。

但很少有人想到,《清明上河图》竟是唐龙棣初学雕刻的“处女作”。“我过去就喜欢美术,退休了就想要不把那些画刻下来吧,会蛮有意思的。”唐龙棣说,当时不经心的一个念头为其日后的5年定下了标杆。自诩“刻着玩玩”的他并不拜师学艺,自己买来一套刻刀,找来材料,上手就刻《清明上河图》。

不过,雕刻的过程并不轻松。仅是自制“高分子材料板”,唐龙棣就试了不下百次。材料板用树脂、石膏粉等调制而成,一开始由于配制比例问题,老唐做出的板要么一碰既碎,要么难以“下刀”,有时还会颜色走样甚至产生斑点。执着的他一边试验一边查阅资料,还请来搞化工的朋友做参谋,终于在半年后制出了坚固美观的“高分子材料板”。

手工雕刻环节,则考验唐龙棣的专注。《清明上河图》及日后刻画的《姑苏繁华图》等,多以结构严谨繁复、人物众多传神著称,能把画中复杂的官府场面、市面商情、江湖游串、民间习俗等用复写纸一一描摹到雕刻板上,已属不易;再一刀刀细刻,更吃功夫。老伴告诉记者,为了刻一幅画,唐龙棣常常整天埋头桌前,“除了吃饭睡觉,都不说一句话,整个人都快入魔啦。”老唐却只是笑笑:“我喜欢这个东西嘛。”

因为喜欢,唐龙棣手下的“雕刻名画”一块块地多起来。每月几千元的退休工资,也被悉数用在这些“宝贝”上。如今,技艺日渐娴熟的他花个一天半载就能雕出一幅工笔画,乡邻好友纷至沓来“要画”,也让老唐忙个不停。最近,他又拿出《清明上河图》,准备雕刻“第二版”:“做这个有意思,我也希望年轻人能拿起刻刀,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