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墩楚墓出土文物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9-01]
太原8月31日电(赵静 胡健)在春秋战国间的几百年中,北晋南楚,遥相呼应,各领风骚,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多样。31日,由山西博物馆和湖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荆楚长歌——九连墩楚墓出土文物展”在山西博物院隆重开幕。
据了解,九连墩古墓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发掘于2002年,是战国中晚期墓葬。九连墩古墓的发现与发掘,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与巨大的轰动。它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最大的考古发现,九连墩古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玉器、漆器,涵盖了礼乐、车马、军事、生活与丧葬等多个方面,是目前我国已发掘的楚墓中保存最完好的。
同时,该墓发现了目前我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壮观的车马坑。
据山西博物院介绍,开幕仪式结束后,湖北省博物馆王继潮研究员在博物院会议中心举办了题为“九连墩考古发掘与初步研究”的公益讲座,300余各界社会公众聆听了此次讲座。近期博物院还将推出一系列动手活动,大家可通过登陆山西博物院网站或者拨打电话了解活动详情,并报名参加。
此外,此次“荆楚长歌——九连墩楚墓出土文物展”自2011年8月31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观众可在博物院门口领取门票免费参观。
“楚辞”是楚文化最鲜明的旗帜,正如《离骚》开篇所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与中原的华夏集团关系密切,楚人既遵循周礼,又自居蛮夷。夏夷文化碰撞交融,滋长相成,催生出奇谲浪漫的荆楚文明。(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