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上海书展:收藏类书籍走红 时尚杂志被疯抢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8-25
  昨天,为期一周的2011上海书展落幕。

  上海书展一向号称是全国书界的风向标。在这场华丽的阅读嘉年华背后,除了琳琅满目的图书和精彩纷呈的活动外,或许,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上半年的书界轨迹,窥探出下半年的图书走向。

  收藏热带动相关书籍走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书展也彰显了当下社会的热度。

  前几年绿豆横行,养生书籍横空出世。而随着负面消息不断,在本届的上海书展上,养生类书籍已经销声匿迹。替代它成为当红炸子鸡的,是和收藏品或艺术品相关的书籍。近来,收藏品市场火热,也带动此类书籍走红。

  和往年养生专家一样,收藏界名家的签名售书,也成了书展一大热点。

  朵云轩推出的《中国篆刻流派创新史》新书首发暨签售活动上,韩天衡、张炜羽等海派书画以及篆刻名家,吸引了众多粉丝,甚至有读者一口气买了10本书要签名。而《地摊淘瓷777天》签售暨瓷器鉴定等活动都是人满为患。

  就连看上去和收藏貌似不搭界的娱乐圈名人,也来轧一脚。

  蔡康永的新书《艺术里的金钱游戏》,披露他的收藏故事;主持人曹可凡邀请好友邓超作嘉宾,为新书《悲欢自酬》做宣传,书中收入的绘画作品,是他10多年来的藏品。

  卖得最好的,是赠品丰厚的时尚杂志

  “订阅《芭莎女士》半年,送雅漾驻颜紧肤精华露,全年送苏薇BB霜;订阅《男人装》全年,送雅漾男士须后护肤霜……”

  看到这样的广告标语,在上海这样的都市,有多少人能够“淡定”地走过。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去柜台前,问问详细情况,比如折扣力度、送哪些赠品等。

  虽然部头书才是书展的主力军,但却出乎意料地被时尚杂志抢了风头。

  和某些门庭冷落的出版社展台相比,几个时尚杂志的展台前,时刻都人满为患。“每天都能订出去100多套。”《时尚》的工作人员说。

  “书展的折扣太不给力,普遍才8折。同样一本安妮宝贝的《春宴》。原价39元,我在书展买要31.2元,但在当当网只要24.2元,还不用自己费劲拎回去。”赵小姐说,相比较而言,一直不打折的期刊杂志,在书展上的赠品要丰厚许多,性价比更高。

  赠品一向是时尚杂志的“有力武器”。此举笼络了不少优质的高端客户,看似增加了杂志商的负担,实则,买单的却是广告商。

  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期刊领域广告收入前十位均为时尚类杂志,上半年平均收入超过两亿元。

  最吸引人流的,是各种文化名人见面会

  “8年前,我们去第一届上海书展,那是真心淘书去的。”夏甜甜是上海渣打银行员工,作为一枚资深的文艺青年,每年书展,她是必到的。

  8年下来,让夏甜甜感受最明显的是:书展慢慢变成了“秀场”。

  根据组委会统计,今年书展举办文化活动440多项,海内外名人300多位到场,吸引了28.2万人次入场。能够让这么多读者蜂拥而至的,是易中天、梁文道、闾丘露薇、勒克莱齐奥等名人的集中现身。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市场部主任刘蔚说,随着时代变化,书展的使命和职能,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以前书展是出版社集中展出书籍的平台,如今,更多成为名人和读者的交互平台,买书已经是次要的了。”

  这样的变化,也体现在组委会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大家对书展的满意度为98.7%,比去年略有上升。在“书展吸引你的地方”这一选项上,“有和作家见面的机会”得票最高。

  “我希望,以后的上海书展,能成为世界各地作家、学者的交流平台。”日本作家岛田雅彦说。

  快节奏里想念慢读书

  上海书展升级后,今年打出“平民牌”,要办一届真正意义上老百姓自己的书展。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许多读者趁着双休日来到书展,原本走走看看的惬意心情,却被史无前例的拥挤阵势“吓跑了”:“买票付款都要排队,走路是被后面的人推着的,挑书要见缝插针,签名要等半小时以上,参加各类讲座要提前占位……”

  而在组委会的调查中,大家不满意的选项中,1.3%集中在购书环境、人性化设施等方面。而“限制人流”是被提出最多的建议之一。

  正像梁文道形容,上海书展像“庙会”,似乎真有几分道理,“限量书签售,欲购速从”,成为音响中最高频的声音。书展被当作了卖书会,那么,书也就成了纸的堆砌,又哪里谈得上什么“人类进步的阶梯”呢?

  快节奏的书展,别忘了,主旋律还是慢读书。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