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官窑博物馆"壶王"被疑赝品 馆方:正常展出再鉴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8-22
  8月20日,在央视新闻频道专题片《壶王真相调查》中,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杨静荣,公开质疑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中被称为“壸王”的长沙窑大执壶为赝品。

  杨静荣提出了两个理由。第一,窑质里面没有出土过类似的器物;第二,这么大尺寸壶在古代应是装酒或装水用,但如果装满后,壶把肯定承受不了抓起的重量。

  8月21日下午1时,南宋官窑博物馆为此召开情况说明会。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现任馆长邓禾颖、原馆长张振常、书记韩健明,杭州历史博物馆馆长、原南宋官窑博物馆副馆长吴晓力等出席了会议。

  长沙窑大执壶于2005年由安徽淮北收藏者丁仰振捐赠,同时捐赠的共有600余件文物。当时,为展现西湖的文化内涵,杭州市决定大规模扩建南宋官窑博物馆,向社会征集藏品。

  邓禾颖在情况说明会上称,这批包括“壶王”在内的600余件文物的征集工作,程序是规范的,操作是严谨的。

  张振常讲述了操作过程。2005年5月16日至5月18日,这批文物由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伯谦、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小琦和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戢四位国内权威专家花3天时间共同鉴定后,才被收入馆中。

  有媒体提出疑问,在2005年征集的文物,为何到2007年才有鉴定书。

  “当时我们也很着急要鉴定书,但张浦生老师当时说以后再出具,所以一直拖到2007年。”张振常说,政府当时奖励1500万给丁仰振,是分3次支付的,每次500万。由于迟迟拿不到鉴定证书,曾表示如果再不出具鉴定证书,最后一笔500万将扣下来延迟支付。最后一笔500万确实是在张浦生老师他们出具了鉴定证书后才支付的。

  面对目前有专家质疑部分文物的真伪,邓禾颖称这只是业内专家的一家之言,但本着对社会公众和文博事业负责的态度,将报请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对这批征集文物再次进行鉴定。

  邓禾颖最后表示,“壶王”今后将正常展出,并诚恳地欢迎专家学者展开进一步的学术讨论。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