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林散之作品价格日益飙涨 "谈书法"精品曝光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8-18
  林散之的书法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价格日益飙涨,他的一些精品也随之不断浮出水面。南京市民周先生昨天向记者展示了一件林散之书法藏品,实为罕见之作。该作品既不是写唐诗宋词,也不是写毛泽东诗词等惯见的题材,而是一幅谈论书法创作之“要法”的轻松之作。

收藏大家池澄先生偕友人观看了此作,赞叹不已。展卷之时,浓郁的书卷气即扑面而来。虽经岁月的沉淀,此卷仍神采焕然。在卷上,林老写下他对书法创作的深刻领悟:“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肉讬毫颖而腴,筋借墨润而润。腴则多媚,润则多姿。”72字中,谈到了用笔用墨的重要性,以及他一贯以来的对“运中锋”写字的强调。最后,上升到美学上的追求——“腴则多媚,润则多姿”。可见他对书法之“润”的推崇。

文后有“长安同学留念”,推测当为林老课徒的稿件。林老课徒,一贯因材施教。往往同一问题,说法或侧重不同,或角度不同,但都生动浅白,易于理解。

在艺术拍卖市场上,我们常可见到林老的各种书法作品,但大多是演绎唐诗宋词毛诗等现成的作品,自己创作的尤其是谈书法的作品并不多见。

记者采访林老学生张尔宾获悉,对书法有很多心得体会的林老经常跟学生笔谈书法,但大多是用硬笔甚至铅笔写在小白纸条上,有时拿起废纸边就写。“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这段他对张尔宾讲的关于书画家修养的话就写在纸片上,并没有写成完整的书法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论书法”的书法文后还有“74年3月聋叟书于南京”一语。林老为何自称“聋叟”?原来,林散之14岁时父亲病故,家庭生活艰难,半生悲苦。1966年林散之69岁时,夫人病逝,林悲痛万分,顿使双耳失聪。是年,“文革”爆发,林孤身一人在南京生活,来往于南京、扬州、乌江儿女间,经历了七年的流浪生活。1970年春节除夕,他在乌江镇浴池洗澡,不慎跌入开水池中,全身严重烫伤,救治四个月始愈,右手五指粘并,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因自号“半残老人”。“聋叟”二字,可见其晚年坎坷命运之一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