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艺术品保险"三无" 8.47亿元"大蛋糕"无人敢吃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8-16
  在北京华威桥附近的古玩城,在业内小有名气、玩了20多年古玩的老刘和老袁依旧在为此前故宫被损坏的瓷器叹息不已,这是他们最近说得最多的话题。但当北京晨报记者问他们是否考虑过为藏品和古玩店上个保险时,他们乐了,老刘说:“玩儿了这么多年也没想过上保险,上保险没用的。再说,我手上的这颗看似掉了漆的珠子,几年前三五百元一堆,现在5000元一颗,但在不懂行的人眼里,它可能一文不值,这个保险怎么上?”

据记者调查,即使在拍卖会上动辄上亿元的艺术品,九成以上都没有购买保险,就连不久前,故宫被损坏的宋代哥窑瓷器青釉葵瓣口盘,虽贵为“国宝”,却也并未听说哪一家保险公司对此进行理赔。

国内市场上难道就没有给艺术品上的保险?为何在国外火热的艺术品保险在国内如此不招人待见?

从散户到博物馆都“裸奔”

“你是来卖保险的吧?”8月13日,北京古玩城,北京晨报记者在调查采访时被多个商家错当成保险营销员。“没有保险,也从来没想过买保险,保险也没有什么可买的”,这是众多藏家的“统一思想”。

记者在一家市场里的古玩店发现,满柜的印章中,随便一个就要2万元,一个玉器的鼻烟壶更要卖到7万元,没有保险,万一丢了怎么办?“丢了,市场应该负一些责任,如果不负的话,就自己承担呗。”市场里的古玩卖家大多持这种态度。然而,查阅相关古玩城信息不难发现,盗窃等事故并不少见。如今年5月底,北京古玩城亚运村市场3家商户被盗200件物品,价值近500余万元。

对艺术品保险态度冷漠的不仅仅是个人藏家,也包括国内的大型博物馆。记者从北京古玩城管理中心的相关人员处了解到,尽管每年各个古玩市场都会有国内外古董的展览,但各个市场都是不负责购买保险的。记者就此又询问了北京的一些大型博物馆,很少有人确切地知道馆内藏品是否投保、投了哪些保险,来参展的艺术品也大多只投了运输类的保险。

例如,今年5月故宫失窃的最少价值数千万元的7件展品,展览方只是象征性的投保了31万元保费。据了解,这主要是因文博单位预算中所列的保险费用有限,很多博物馆无力承担高昂的保费,国家文物管理部门也缺乏对于保险安排的相关规定,预算中并未列出保险支出。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内艺术品展览九成以上未投保。国内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多数藏品也都处于无保险状态。”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