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学承”比“师承”更重要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7-29]
陕西师大退休教授阎庆生先生在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转述了该校原副校长陈俊民先生的一个观点。陈先生说,为学有“师承”与“学承”两端。“师承”是指学业上亲炙有相当学养与贡献的学者,或由其授业(听其课),或入其室进行学习;而“学承”,则指后学自己通过钻研著名学者的著作而对其学说有所继承、汲取。陈先生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并引发了我的思考。
“师承”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并继承其传统。2、师徒相传的系统。新版《辞海》则解释为:一脉相承的师法。如:学无师承。并援引了例句:黄庭坚《次韵秦觏过陈无己书院观鄙句之作》“我学少师承,坎井可窥底。”此外,《后汉书·儒林传序》:“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王弼 注《易》,直发胸臆,不如郑玄等师承有来也。”王闿运《曾孝子碑文》:“少无师承,能自得师,信道执德,秉志不回。”黄侃《论学杂著·礼学略说》:“今文、古文,往往差异,姑置勿谈;即同一师承,立说亦复不齐壹。”可见,“师承”指的是学术上的一脉相承。
古往今来,但凡有志于学的人无不看重师承。因为这将涉及到学术渊源、学术宗主、师承授受、师门户限、师法家法、学术流派等一系列问题。“师承”重要这是毫无疑问的。叶嘉莹先生就曾表示,师生之间的感情,比血肉的亲情更加密切,因为文字的姻缘超过了骨肉,骨肉只是肉体上的传承,而文字的因缘是精神上的传承。此话可谓一语中的,师承关键在于“精神传承”,得先师“真传”、续圣哲“余脉”。由此可见,一个学者“师出何门”,是多么的重要,学问也要讲“出身”。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名师出高徒。一位追随大师多年的人,即使成不了硕学鸿儒,只要他能写一两篇《先师某某记》也足以扬名。正是因此,不少的学人才挖空心思地去“攀龙附凤”,借以抬高自己。
近年来有一个词频频出现于一些学人的简历中,那就是本人“私淑”某某,而这个某某往往是开宗立派式的一代名家。据说,“私淑”之说最早见于《孟子》一书。《孟子·离娄上》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赵岐注曰:“淑,善也。我私善之于贤人耳,盖恨其不得学于大圣人也。”孟子以未能亲炙受教孔子而抱憾,想必是发自真心,而后世蹈袭者却大可怀疑。无论如何,未受业而尊为师总叫人觉得多少有些牵强。
与“师承”及“私淑”相比,吾更倾心于陈俊民先生所说的“学承”。以我的理解,“学承”是指一种自觉地继承。所谓“自觉”,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讲,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一个人有了这种“自觉”的学术追求,即使不耳提面命他一样能学有所成。这不仅因为他清楚他的学业志向、肯自我努力、自悟亲证,更因为他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自由精神而不轻陷窠臼。知识分子大约可以分为三类:低级的知识分子人云亦云、毫无主见;中级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才能自创学说、开宗立派。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承”比“师承”更重要。史飞翔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