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通讯:美国艺术家在中国的“换位思考”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7-18
  内置西方帆船的中国古典梳妆盒、中国雕花圆凳上的地球仪、印着中国元素的西洋电话,配以讲述西方历史的语音导览……在美国艺术家梅根•戈登创作的“李家的中国风纪念堂”里,中西文化和中西历史就这样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独特典雅,让人叹为观止。

  16日晚,“换位思考”美国艺术展在广州时代美术馆开幕,梅根•戈登、莎娜•莫尔顿、罗克萨娜•佩雷斯·门德斯、亚当•帕克•史密斯和布莱恩•扎尼斯勒等五位美国纽约最为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在此间进行15天的驻地创作。艺术家将利用广州批发市场里的“中国制造”素材进行创作,通过作品反映美国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追求。


  “在广州批发市场,我最着迷于看上去体现中西文化奇怪结合的物品,这也许是作为美国人的我,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思考和想象吧。”梅根•戈登表示,“参观者可以触碰李家纪念堂里边的物品,同时聆听语音导览,体验多重文化和多重历史,相信会有非同一般的感受。”

  展览中,艺术家布莱恩•扎尼斯勒利用从批发市场收集来的一些电子产品和日用品,创作出一个犹如美术馆奇珍收藏室般的空间。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美国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一种反思,也表达他对中国文化的思考,艺术家还将把在美国拍摄的照片和在中国现场创作的装置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有趣、更富有内容的效果。

  策展人沈瑞筠表示,美国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不深入,大多数人知道的中国是唐人街文化或完全美国化的中式快餐。很多人能识别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像,却不能真正理解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考模式。“通过‘换位思考’展览,能使美国艺术家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自身与中国的文化差异,理解彼此的立场。”

  据了解,此次展览还邀请了五位来自中国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与参展的美国艺术家以讨论会的形式进行4天的交流互动。每场讨论会各由一位中国艺术家和一位美国艺术家向大家展示作品,然后就一些各自关心的问题与其他艺术家一起探讨,交换意见。沈瑞筠说,“在中美文化差异的碰撞下,不同的社会经验会引发艺术家们思考角度的交换,他们将进入对方的处境重新认识周边事物,反观自我,产生共鸣。”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