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书画藏家撬动艺术品高端市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7-07
  2009年到2010年拍卖市场上涨的势头明显,几乎每个拍卖季都较之前翻了一番。自有拍卖史以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没有任何一个时段出现过这么大的涨幅,导致拍卖价格上涨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上涨之后市场结构也必然有所变化。

  经济实力与拍品质量交相辉映

  去年年底,书画的拍卖成交额急剧上涨,是中国的独特现象,因为书画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品种,它具有人文意境的物质属性和形式通过金钱是可以占有的。

  新晋的买家有其他投资经验作为艺术品投资的前提,做每个决定都很慎重,但由于起点更高,很多人第一次出手,仅在一家公司可能就有3-5千万的花费,一个拍卖季下来在各公司投入的钱要比以往多得多,这也是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的保障。

  与客观经济环境相比,作品本身的因素是更重要的指标,因为好的价钱也必须有顶级的艺术作品与之相匹配。诚然,如果没有黄庭坚的《砥柱铭》、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王蒙的《秋山萧寺图》等古代书画以及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李可染的《长征》、张大千的《爱痕湖》等近现代书画的出现,就算有再多资本在等待,也难以促成这么惊人的交易。

  牵买家“一发”,动市场“全身”

  从藏家们的积极程度可以看出,他们对艺术品的占有已经从喜爱型转化为投资型。但从目前的形式来看,艺术品同样具备其他投资门类的影响力。

  除了经济能力的变化,藏家的兴趣也变得更宽泛了。从接触到的藏家中了解,很多以前只集中精力在某一个领域的藏家,现在可能会涉及到2到4个领域,这是近两年出现的比较明显的倾向。

  过去,海外藏家在内地拍场具有明显的优势,经过10多年,很多好的拍品都集中到国内大藏家手上,专业人士认为取得他们的信任是日后征集拍品的首要关键。

  名家是永恒的主题

  几乎每一件高价位的书画拍品都有一个好的出身,有的是藏在深闺但广为人知的,也有一些经常在展览中出现的,无论“宅型”还是“社交型”,都必须是出自名家之手或者与名家有着密切关系,才能拍出好的价位。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