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圈崛起中产势力 京津塘成拍卖龙头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6-24]
中国奇异再添一桩,有朋友邀我上网买艺术品。想想光是最近,北京、上海就有叁个艺术博览会同时开幕,而各画廊也推出各种形形色色的展览,让在北京、上海飞来飞去的各画廊老闆、收藏家、艺术家都感到好累。这是全球性的另一现象,每年去参加伦敦、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的人一直都很忙碌,而且因为早已经对京沪景致反胃,连晚上出去閒逛都没兴致。因此网路怪相充斥的中国,出现了艺术品投资网站。这间接让广大的中国中产阶级有了更多接触艺术品投资的机会。
高价精品市场
其实,纽约、伦敦、北京、上海的艺术界对网路并不陌生,至少许多画廊、博物馆的网站做得很时尚,但真要在网上卖艺术品可不容易。我在大陆淘宝网上发现,上面号称出售艺术品的店铺不少,可是多数都是价格几百块的低端工艺品,而且大多数店铺生意冷清,叁十天内的交易纪录往往是零。
我不太看好它——因为艺术品的昂贵价格往往需要高端的空间、唯唯诺诺的画廊经理、隆重的开幕酒会烘托,这种氛围才会刺激那些富有的收藏者的购买欲望——艺术品的价格可不像买衣服那样严格受限于塬料价格和製作成本,而是和人们针对它的文化想像有关。但它会带来的质变却不容小觑!
是的,在房产及股市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游资纷纷进入艺术品市场,使得眼下大陆的艺术品拍卖行情呈现两极化发展。相对网上低端艺术品的乏人问津,中国高端价位拍品数量却明显增长,而这一现象与流动性资金即热钱的涌入有非常大的关係。为了实现保值增值利益最大化,许多入场新买家瞄準艺术价值保障高且来源可靠的精品,致使精品市场出现买气旺盛、竞争激烈的景象,许多老买家不得不摇头煺场、望宝兴叹。而高价精品成为本季拍卖市场的重要支撑,也成为成交总额的主力军。与之相比,中低端艺术市场中作品虽有一定的升值幅度,但买气不足,流拍率相对较高。
新藏家入场京津塘区成拍卖龙头
而今年的拍场上,据说新入场的实力新买家已经占到了总买家数量的叁成左右,主要来自金融、房地产、奢侈品等行业,参与的目的主要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艺术投资及合理配置资产,甚至是提高企业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等。但我觉得这些买家更关注的是将艺术品作为投资增值的工具,对艺术价值的挖掘还停留在能否提高增值性的阶段,资金实力雄厚但鉴赏能力薄弱;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书画市场的繁荣必然引起部分卖家的投机行为,要特别关注换手率高的作品。另外,艺术品投资钱力和眼力缺一不可,学习了解自己所热衷的艺术品类的艺术价值判断是不可不做的功课。
还有,目前中国各地区拍卖市场区隔化也愈来愈明显,艺术市场上逐步形成了一个北强南稳、中部偏弱的局面,其中京津塘地区独佔鰲头,延续规模效应;港澳台地区艺术市场发展进入平稳期;长叁角地区和珠叁角地区亟待突破。具体到京津塘地区,目前成交总额已接近总量的六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而仅仅叁年之前,京津塘的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还刚刚能够和港澳台地区齐平,如今这一地区的总成交额已是港澳台地区的叁倍左右了。
其实所有初入艺术品市场者,多抱有这样一种心态,即通过买进若干艺术品投资,可以达到保值甚至升值的目的。但是,艺术品市场毕竟不同于股票、期货市场,一切向钱看,并不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正确导向。从保值、升值的角度,股票、期货的投资是一种短期的投资行为,往往可以一手买进、转手卖出便赚进一大笔钱;艺术品的投资虽也有一手买进、转手卖出而赚钱的,但主要是作为一种中长期的投资行为,需要经过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才能达到升值。从保值、升值的幅度而言,股票、期货的投资多有一夜之间而成巨富的,艺术品的投资却绝无类似的例子。特别在今天,如果是从拍卖行买进作品,升值的幅度已相当之小,一些热门的大名头作品,连保值也难获得坚强的保证,甚至已呈现出贬值的趋势。
中产阶级的力量
当初美国人很难想像纽约有一天会拥有巴黎那样的艺术中心地位。那时美国新兴的中产阶级希望在文化、艺术领域拥有自己的地位,就购入了很多本土艺术作品,而非文艺復兴时期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特有的艺术品热就此呈现。为此有人评价:美国艺术的发展,中产阶级的推动功不可没,而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不管是艺术投资网站或中国艺术品新买家的出现都是此歷史必然的折射,但同时,它也必能够为中国艺术走向国际化助一臂之力,帮助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中国艺术家们成长。我相信这种良性的循迴及规模日益庞大的中产新买家,最后必将给予大陆艺术产业意想不到的变化及未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