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三千年前青铜何尊 已有“中国”之称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6-22
你知道“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何处,距今有多少年了吗?6月20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部、陕西省政府主办的“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其中展出的国宝“何尊”将告诉你这个答案。 

9月20日前市民可免费参观

据了解,此次展览汇集7个省区24家文博单位的珍宝,展览至9月20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在展览的最显眼处,青铜器何尊(尊为古代酒器)最受关注,因为其铭文中出现了“中国”一词,这也是“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何尊”啥模样?据介绍,何尊在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而尤为珍贵的是,何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记述西周的周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在洛阳修建成周东都的历史,印证了《史记》所载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的史实,经专家考证,铭文中“余其宅兹中国”,这也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的第一次出现,故“中国”一词距今已有3000余年了。

而当时的“中国”一词是什么意思呢?据专家介绍,“国”的本意指城、邦,并非国家。

“中国”的原意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即王国都邑及京畿地区。而最早出现于“何尊”(公元前11世纪后半期)上的“中国”一词,意思则是指东都洛邑所在的洛阳盆地一带,到了东周时期,“中国”代表的地理范围扩大为中原地区。

瞧瞧最早的“砖”“瓦”模样

在诸多珍宝中,一片瓦、一块砖显得并不太起眼,然而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宝鸡出土的“红陶蓝纹筒瓦”,距今有四五千年,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建筑陶瓦,被人们称之为“华夏第一瓦”。而蓝田新街遗址的红陶砖,长边残长15.7厘米、短边残长10厘米,厚有3厘米。“砖”的两面,一面已磨光,极为光滑,另一面为原始涩面,距今已有5000—7000年,被誉为“中华第一砖”。

在此次展出的文物中,诸多珍宝都是首次对外展出。在展览中,人们可以看到诸多彩陶中,有的彩盆上绘有“天狗吞日”的图案,可见传说之古老。在一个蜥蜴纹彩陶盆上,陶盆外面的蜥蜴爬行图案,蜥蜴的四只脚、头部、尾巴都清晰可见,此外,还有姜寨时期的“人面鱼纹盆”,均是难得一见的珍宝。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