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谨防艺术品见光“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6-14
  今年初,科学家研究发现,因为受到阳光的影响,梵高的部分画作里“向日葵”般灿烂的黄色,现在正细微地慢慢变暗。据悉,导致色泽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在画作上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梵高名画受到“威胁”的消息一出,为之震动的不仅仅是艺术界,科学杂志《分析化学》还专门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的关键,便是设立屏障,遮挡过滤紫外线的照射。事实上,保存画作除了要防晒,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藏在山洞里的油画

  2008年,一个由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科考小组在阿富汗的石窟群里有了意外发现: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油画,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纪,距今足有1000多年的历史。

  经科学家们鉴定,这应该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早的油画样本,“尽管古罗马人和古印度人很早就开始使用烘干的油性涂料,但仅限于在药品和化妆品中使用。” 在欧洲,直到15世纪早期这种绘画方式才开始广泛出现。

  虽然不少石壁上的油画已经残损,但依然经受住了千年时光的考验。科学家认为,这得益于当地干燥的气候加上洞窟里的阴凉,免去了日光直射。否则,这些画恐怕早已斑驳。

  再回到梵高的画作上,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日光的照射虽然只能影响到图画表面几微米的厚度,但就在这短短的距离里,日光会产生一种“先前无人知道的化学作用”。这种作用会引发颜料产生化学变化,使图画中的铬黄色逐渐黯淡,改变画作原来的成色。于是,梵高油画中那标志性的、充满生机的明亮鲜黄,就会由此渐渐转成一种黯淡的棕黄色。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惋惜的巧合:阳光般灿烂的颜色,却恰恰是被阳光给毁了。

  复杂的艺术品保存

  除了紫外线,保护画作的工作还很复杂。2005年4月,法国卢浮宫在一份书面声明中指出:《蒙娜丽莎》的杨木画板在发生“比上次检查所发现的更大变形”。《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当年画在一块杨木板上的,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材质。虽然放置《蒙娜丽莎》的展厅里恒温、恒湿,但由于墙面的温度更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仍在墙上冷凝,最终造成杨木板变形。甚至有专家指出,如果让《蒙娜丽莎》在一个日常的环境里,让画面自己随着温度、湿度调整,说不定效果还会好一些。“画是有弹性的,它可以抵挡一系列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下引起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返回原状。”据悉,目前《蒙娜丽莎》被防弹玻璃包围着,距离墙面有8英尺。

  在小心保存画作的同时,也得小心“意外”。一次失手抓扯、一点不慎洒出的水,对画作造成的伤害可能远远大于多年的阳光照射。2010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价值1.39亿美元的毕加索名作《演员》被一位不慎跌倒的参观者抓毁;2006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位赌场大亨不小心用胳膊肘碰到了自己收藏的毕加索画作《梦》,结果那幅画被碰出了一个洞,之后虽然被修复了,但画作的价值从1.39亿美元一下跌到了8500万美元。

  防晒防潮防虫蛀

  四川省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张孜江介绍,油画、国画,包括其他各类文物,对光线、温度、湿度都比较敏感。“事实上,有机类的东西普遍都怕阳光。宣纸用的是植物纤维,油画用的是亚麻布,颜料里的油脂含蛋白质,都在有机类的范畴里,紫外线会造成蛋白质分子的衰变,所以油画格外怕日光照射。”收藏在博物馆、美术馆里的名画,平时都不会让它们暴露在自然光下。“馆内有人工光线,和普通的灯光不一样,这些光源已经过滤掉了紫外线。”同时,馆内也会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而国画收藏则更加讲究,因为国画特别怕受潮,一受潮就变形,还容易生虫。说到防虫蛀,一位收藏家推荐了一个特别的方法——他用来存放国画的柜子全部用樟木“衬里”,“效果和樟脑球一样,都是防虫的,而且养护更全面,也不会让画留下樟脑球的气味。”这位藏家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