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唐卡画师普布次仁的艺术人生:一碰画布心就静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6-14
  2004年,唐卡画师普布次仁在八廓街附近开了一家名为“嘛呢唐卡”的艺术工作室,制作并出售唐卡。“十几年前,唐卡基本属于非卖品。画师制作唐卡一般提供给寺庙,或者送给亲朋好友。”普布次仁说,而他本人是属于较早从事唐卡推广活动的画师。

  36岁的普布次仁出生于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普布次仁说,13岁时,他放弃了初中的学业来到拉萨,拜威望很高的勉唐派第八代知名画师江白旺久为师,学习绘制唐卡。这条路,一走就走了23年。

  唐卡是一种在纺织品上彩绘的卷轴画,以宗教内容为主,与笃信佛教的藏民族游牧习俗息息相关。卷成一卷的唐卡比佛像便于携带,逐水草而居的藏族民众无论走到哪里,随时可以祈祷、供奉。关于唐卡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唐卡最早源自印度布帛画及民间说唱用的挂画。公元9世纪左右传入西藏后,唐卡画师们吸收了盛唐以来的中原文化和尼泊尔、印度的绘画技法,形成独具风格的绘画艺术,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依据制作方法,唐卡可分为绘画唐卡、堆绣唐卡、刺绣唐卡、印刷唐卡、织棉唐卡和缂丝唐卡6类。而千百年来,唐卡也分成了不同的流派,比较知名的有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勉萨画派等。”普布次仁介绍说,他本人是勉唐派的后继者,画的人物体态多曲线扭转,神态奔放,构图讲究疏密关系,追求图案和装饰。

  “制作唐卡工序复杂,一般有12道,分为涂胶、打磨、勾线、着色等”,普布次仁说,每个步骤都要求画师投入十二分的专注。唐卡之所以珍贵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颜料非常特别,所有的颜料皆取自大地,不是珍贵的矿物就是稀罕的植物,包括金、银、玛瑙和藏红花等,所以色泽艳丽,历经沧桑却不褪色。

  每天,普布次仁都在工作室绘制唐卡。八廓街人来人往,已经不会干扰他,“只要一碰画布,我的心就静下来了”。普布次仁的客户遍布日韩欧美,近些年,来自内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他能熟练地用藏语、汉语和英语与顾客交流。

  “唐卡只有经喇嘛开光后才具有宗教意义,要有专门的佛堂供奉。有些顾客只是把唐卡当作艺术品收藏,有些购买是希望可以避邪、保平安。”普布次仁指着一幅正在画的唐卡说,“这幅‘时轮金刚’是一个日本人定制的,意为驱邪避邪,给人力量”。唐卡也不再全以卷轴画形式呈现,为顺应顾客需求,也会以画框装裱。

  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由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主办的“和光祥蕴——唐卡艺术展”今年4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开幕,展出130件佛教题材的唐卡艺术精品,普布次仁的作品也入选了。“我特意去了趟深圳,向观众介绍唐卡的制作与艺术价值”。

  普布次仁门下已有6个学生。普布次仁为他们提供全程免费的教育,连原料也免费。“我当年跟着师傅学就是免费的,这种师徒相传的模式是传承唐卡艺术的主要方式。”

  实际上,从1985年开始,西藏大学就有了唐卡教学,当时招收的是专科生,唐卡只是学习的一个科目。从2000年开始,藏大每年招收至少一名唐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4年更招收了唐卡专业第一批本科生。2006年,唐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有专项经费用于保护和传承。

  普布次仁仍坚持用自己的方式与传承这项技艺。“6个学生中的一个已经能独立制作唐卡,他已经在接一些订单了。”

  “学唐卡一定要有耐心,通常得跟着老师学习近10年才能有成效,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改行了。”普布次仁说。徒弟扎西旺堆从10岁开始跟着普布次仁画唐卡,“我已经学了7年了,很喜欢这项工作,绘制唐卡会是我终身的职业”。

  普布次仁还会抽空去给寺庙免费画壁画。2007年,他特意带着两个学生回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