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曾梵志《豹》被指侵权 画家承认从照片中获取灵感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6-01



曾梵志作品《豹》



斯蒂夫·温特的摄影作品《风雪之豹》

  曾梵志《豹》被指侵权

  佳士得春拍拍出3600万港元高价,画家承认从照片中获取灵感

  (记者李健亚)画家曾梵志创作的油画《豹》刚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拍出3600万港元,就被曝光称其作品抄袭自美国摄影师斯蒂夫·温特(Steve Winter)的摄影作品《风雪之豹》。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梵志指出,自己的创作确实从这张照片中得到灵感,但作品《豹》是经过自己艺术再创造的。

  曾梵志《豹》被曝有原型摄影作品

  5月28日晚,香港佳士得春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上,曾梵志的作品频频拍出高价。其创作的《豹》更是拍出了3600万港元(3002.4万人民币),买家为中国企业家赵志军。记者了解到,该幅作品的拍卖属于当晚压轴的慈善拍卖,其拍卖收益全数捐赠给大自然保护协会。

  不过,这一好消息还没过多久就蒙上了“侵权”阴影。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29日在其微博上指出,曾梵志《豹》与《国家地理》摄影师斯蒂夫·温特的摄影作品《风雪之豹》有相似之处。《风雪之豹》曾获得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2008年度大奖,并在《国家地理》上刊登。2009年9月4日,该作品曾在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展出过。

  奚志农质疑:应尊重原作者

  奚志农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在《豹》被拍卖广为流传后才看到曾梵志的这一作品。“斯蒂夫·温特的摄影作品《风雪之豹》是张著名的照片,全世界都知道,而且也做过巡展,一看就知道《风雪之豹》和曾梵志作品《豹》的关系。”

  奚志农表示自己就是把两幅作品贴出来,大家对比着看就知道两者的渊源,“艺术家加入到自然保护是非常好的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大自然,但对原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最基本的,应该获得原作者和《国家地理》的版权同意。”

  曾梵志回应:我经过了艺术再创造

  曾梵志的作品《豹》创作于2010年。在这幅接近三米高的大型油画上,曾梵志描绘出一只猎豹,小心翼翼地穿越黑暗的密林。对于该作品被指抄袭,曾梵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创作时确实是从美国《国家地理》所刊登的斯蒂夫·温特的图片中得到灵感。曾梵志强调自己创作《豹》是经过了艺术再创作的,“画面中豹的眼神、意境的追求都有再创造(的成分)在里面。我只是借用了这个动物的形体,但我把动物人性化了。”

  此外,曾梵志还指出,艺术家借用摄影作品进行艺术再创作,这是全球艺术界都在做的事,包括安迪·沃霍,“更何况,拿这幅照片也不是用于商业上,如果是用于企业的宣传,那就要经过原作者的版权同意。而这幅作品拍卖收入全部用于捐赠。”

  ■ 律师说法

  是否抄袭,看借用实体部分占了多少

  摄影作品与艺术作品之间是否构成抄袭,其判定比较复杂。从摄影作品转化成油画,肯定会有艺术家自己创作的成分在里面。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抄袭关系,主要还是看艺术家作品是否引用了摄影作品的实体部分,包括其题材、主题、构图和技法,类似对光的处理等方面。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