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捍”、“撼”断无通假先例 评:斯文扫地缘哪般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5-24
  在目下的中国,写错别字其实毫不稀奇。这回故宫博物院的一字之误,所以大有“斯文扫地”之慨者,就因为他们公开制造错误之余,又公开坚持错误,而那理由更其冠冕堂皇——“通假”!好在他们已经承认错误,不过事情并未结束,问题只是开始。

  汉字的书写史虽也是一部汉字的通假史,但这通假须以形近、音近和义近为限。《尔雅》“骭疡为微”的“骭”,《释文》即作“扞(捍)”;《诗经》“无感我帨兮”的“感”,三家均作“撼”。“捍”、“撼”通假,断无先例,以其形远、音异、义反,违背“三近”原则故也。通假现象是语言文字相对落后的产物,其落后性主要表现在三点。

  一是时代局限性,即作者所处时代越古老,语言文字就越原始,通假现象也就越必要,因此《诗经》也正是一部上古时代的汉字通假总集,极具学术价值。反之,就越不必要、无价值,1922年李涵秋在上海发表了这样的《文字感想》:“新学家薄国学为不足道故为钩辀格磔以震其艰深也一读之欲呕再读之昏昏睡去矣”——鲁迅认为:“‘以震其艰深’的‘震’字,从国学的门外汉看来也不通,但也许是为手民所误的……否则,如此‘国学’,虽不艰深,却是恶作,真是一读之欲呕,再读之必呕矣。”其实,《始平公造像题记》“震慧响则大千斯晓”的“震”,用法正与此同,世人皆以为美,鲁迅是收藏和考证古代碑志的大家,熟睹之下,何不云“恶”?就因为这是北魏遗文,时代不同之故。

  二是地域局限性,即作者所在地域越边远,语言文字就越难统一,通假现象就越难免。试观古代金文、墨简、书帛、刻石、写卷、雕版等各种文字,凡其出土、出版之地相对遥远、偏僻,则以当地方言替代本字为主要特征的音义讹夺也就相应频繁、密集,且往往极具学术价值,例如鲜于中山国末代国王之名本为“胜”,《吕氏春秋?当染》讹作“尚”,学界至今莫衷一是,或竟认为其有二名,实则这正是典型的方言替代现象,因为中山故地——今河北平山一带方言也正说“胜”为“尚”,可见吕氏门下之客,或多有此地之人,或深谙此地之音。这一带方言又说“堆”为“追”,《文选?七发》“逾岸出堆”的“堆”正讹作“追”,其中同样包含着该书该文写作、流传的重大线索。

  三是阶级局限性,即作者所受教育越低下,汉字书写就越混乱,通假现象就越必然。这种手笔一般出自社会底层的文盲半文盲,也多表现为以方言替代为主要形式的音义讹夺,且也极具学术价值。笔者前曾亲读过一位陇中农民写给儿子的信:“你回家多爱(给)我喊(拿)些钱,我爱(给)你娶媳妇,喊(装)甘(安)全,防贼喊(偷)。”其中的“喊”实乃“捍”字之讹,证明在陇中方言里,“捍”字还有拿、装、偷等义;“给”讹为“爱”、“安”讹为“甘”,则又证明当地方言里的“ai”读若“gei”、“an”读若“gan”——这就揭开了《诗经》“置之河之干兮”、杜甫“漫劳车马驻江干”的“干”对“岸”字的讹夺之谜,而这种十分古老的语言孑遗和通假现象尚依旧存活于整个陇中地区。

  正因为通假现象是语言文字相对落后的产物,所以越到后来,就越成为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读书须先识字”!这才有了发萌于宋、大成于清的考据学,几千年来因大量通假而在学术史上积累的糊涂账终于被大致盘清。此后,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又决定了汉语语言文字必须实现标准化、统一化,于是便有了一部十分厚重的《现代汉语词典》,这正是在考据学基础上,对汉语语言文字演变和改革积极成果的全面总结;尽管它本身不无局限,但它的首版(商务印书馆,1978)却是对上述三大局限的基本克服,宣告了一切通假现象在现代公共关系中的既不必要、也不容许。

  网络时代社会交往的高度发达性、社会信息的高度丰富性,决定了文字使用的高度精确性,任何通假都会产生严重混乱:关于古代北方之神,《山海经》作“禺彊”、《庄子》作“禺强”、《释文》作“禺京”,可见古“彊”、“强”、“京”通,盖其音义十分接近。假如追求古雅,援以为例,引入“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却是大大的恶作,那就不仅仅是“一读之欲呕,再读之必呕”的问题了!不管那个“撼”字是否真“为手民所误”,处于京畿中心而又作为全国文物、文化、文凭的三大高地,故宫博物院的这一“误”,无疑是向三大局限的倒退,只是毫无学术价值罢了。

  但也并不是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这只是结果,不是原因。汉代以后,中国固然在大力吸收宗教、艺术等各种外来文化,但对本土文化却始终采用一个字——“捍”。到了“太平天国”和“文化大革命”,这个“捍”字竟被改成了“撼”,斯文扫地,亘古未有;目前的学术、文化、教育管理,依然沿袭“一边倒”时代的苏联模式,而这种模式之有“撼”于一切,早已为实践所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故宫博物院只是充当了一回历史的代笔人和体制的受过者而已,若该院的“撼”祖国,只换得一个祖国的“撼”该院,那么就“治标”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恰当的呢!

  平心而论,“撼”字之误,确属对细部的一次疏忽,并非故意使用通假“以撼其厚重”。但这种忽视细部的坏结果,却是诸多文化建设大项目、大工程不能弥补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同汉字的运用一样若脱离了文化自身本真的意涵,则牺牲质量、放弃品位就在所不免。救之之道,就是“既抓大也抓小”——故宫之所以成为故宫、成为世界建筑的千年经典,就因为它高度体现了细部意识和巨部意识的完美结合;用这精神来弘扬中国文化,那就首先从一个一个的汉字抓起,因为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一个一个的汉字累积建筑起来的。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