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故宫文物被盗案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5-17]
故宫博物院展品失窃,令人吃惊。可喜的是历时58小时,嫌疑人已被抓获。但有一宗“故宫文物被盗案”,却不是发生在故宫,而是发生在承德,且盗宝者是得手多次、时隔10年之久才被发现。
说来简直像评书了:2002年10月28日,在香港,“皇室信仰——乾隆朝之佛教文物”拍卖会隆重开场了,引起了海内外藏家高度关注。当佳士得拍卖公司亮出清乾隆粉彩描金无量寿佛坐像,以及乾隆时期银坛城两件物品时,全场都惊住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珍宝。而在此时,一位国内知名文物专家突然发现,不对呀!从这两件文物底座原始标签编号显示,它们应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的东西何以出现在这里?
大有问题!专家的疑惑也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注意。立刻查,一查得知,这两件文物现存于承德外八庙,均为国家顶级馆藏珍贵文物。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将热河行宫和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所有文物都编入“故字号”。待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充实地方博物馆,当时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又先后从故宫博物院调拨近10万件文物到各地方。其中,返还原属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部分文物,并另加拨部分文物,总共多达5000多件、套。
问题出在承德,那就往承德查,很快就查出一条侵吞文物的“大鳄”,此人李某,承德外八庙管理处文物保管部主任。我们都见过他:戴副眼镜,个子不高,样子老实憨厚。不爱说话,衣着朴素,背个大布兜子,骑辆破自行车。但李某不简单,时为文物界后起之秀,专家型人物,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
可谁能想得到,这李某早在10年前就开始监守自盗,经其手流出的文物甚多。拘捕当晚,还在他家发现20多件未出手的。按说承德外八庙文物库房24小时有人看守,每班两人外加一条大狼狗。在如此严密的看守下,他竟然屡屡得手,实在不可思议。这也就应了那老话:“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不过,即便是家贼,文物库房也不同图书馆或工厂库房,少几本书、几根铁管不好查,可拿出个佛像来,空出的位置如何交待?那可都是有编号和备案登记的。但李某有办法,他常先把某件文物偷出,找人做个赝品,再把赝品贴上真编号放在真品的原处。此外,还将非外八庙文物或以文物残件、部件、附件代替库藏文物。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内行人仔细检查,是看不出这种偷梁换柱的把戏的。这又应了老话的下一句:“家贼难防,偷断屋梁。”
在长达近10年时间内,李某窃得馆藏文物及文物部件共计259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56件。单独或伙同他人卖出了152件,得款人民币320余万元、美元7.2万元。案发后,公安机关经多方努力,仍有57件文物未追回。
此案轰动一时,但碍于脸面,本地谈起曾多有忌讳。而我后来方知,这李某的家与我是一个小区一座楼,只隔两个楼口。他的房子是100多平方米新房,事发时43岁,本可以很好地生活,但他整日背着一个邪恶的“布兜”(装文物的),把一切都毁了。因为要追缴文物,这个案子拖了很长时间,去年11月19日,李某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个人财产也全被没收。
一件没有发生在故宫的“故宫文物被盗案”虽至此了结,但反思将是多方面且长久的。当下很多人为寻宝都红了眼,但市面上哪有几个真的,真的大都在博物馆里。俗话说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着”,这句话说的是俩贼,偷贼和惦贼,偷的是小贼,惦着的是大贼。此次故宫珍宝馆展品失窍,应是小贼,但这小贼做的是大案。而李某则属“惦着的”大贼,是更难对付的贼。如何防住这等小贼大贼明贼暗贼外贼内贼,看来将是文物保护工作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