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铜铃:早期青铜器文化缩影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5-13
  黄河中下游流域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就存在铜铃,从其乐器的属性来看,一般被认为是某种祭祀中使用的器具。到了陶寺文化前期,已形成了“金字塔式”社会阶层结构的首长制社会,像鼍鼓、特磬等乐器,仅被允许随葬在阶层身份最高者的墓葬中,显示出墓主人具有祭祀的权利。

  乐器被随葬在等级高的墓葬中,表明代表祭祀权的乐器与墓主人的身份等级有关。而同样属于乐器,且可能也用在祭祀上的陶铃,在陶寺文化中,则演变为象征威信与财富的铜铃。陶寺文化中,除铜铃外,还有铜齿轮形器等,这类铜器都属于乐器或装饰品,而不是工具或利器。这些铜器的制作方式明显具有中原早期青铜器文化的特征,与西北地区的北方青铜器文化有很大差异。研究表明,铜铃的铸范由内范和外范构成,并很可能是陶制的铸范,这一点也是中原青铜器文化的特征之一。

  二里头文化铜铃直接延续了陶寺文化铜铃的技术传统和社会意义。从技术上说,陶寺文化铜铃的铸范由外范和内范构成,二里头文化铜铃则采用外范为分割范的形式。陶寺文化铜铃顶部有吊挂孔,具有支范的功能,二里头文化铜铃则由此演变成了钮。从陶寺文化早期开始,代表祭祀权的乐器被定位为统治阶层的随葬品,并逐步具体化为铜铃,在二里头文化中,铜铃同样也是被随葬在身份高者的墓葬中。乐器代表了祭祀权,同样具有标示身份地位的功能,二里头文化中制造的铜铃就是威信与财富的象征。

  铜铃表现出以中原为中心的青铜器文化的特征,它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及内涵成为商周文化的基础之一。像铜铃这类乐器出现在祭祀中,并借以区分身份等级的情形,也是商周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可以说,商周以青铜彝器为中心的青铜器文化特征,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寺文化阶段已经出现,这说明这些祭仪活动正是从中原文化发展而来的。从这一点上也证明了中原在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宫本一夫系日本国立九州大学教授)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