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山西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占中国75%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5-09
  太原5月8日电 (胡健)8日,山西省文物局传出消息,截至目前,山西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占到中国的75%,刷新了保持33年之久的经典数据72.6%。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山西现存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120座,中国共有160座,山西占到了总量的75%;元代之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全国约计440座,山西有350座,占到全国的近80%;晋东南古上党地区,已知宋辽金以前的古建筑80座,占到中国半数。

  现年76岁的柴泽俊从事古建筑等地下文物的考查研究及保护工作42年。1979年,柴泽俊经实地勘察研究过上千座古建筑实例后,撰写《三十年来山西古建筑及其附属文物调查保护纪略》并公布,首次公布山西宋金(12世纪)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占中国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的72.6%,引起各级领导和国家文物局重视,成为后来山西被列为文物大省的重要条件。“72.6%”这一数据在文物界甚至旅游界都为人熟知,此次新数据的公布无疑在山西乃至中国文物史上有重大意义。

  至于山西地上古建为何留存之多?柴泽俊介绍,晋东南地区的特殊地形造成交通不方便,社会进展缓慢,再加上气候干燥,利于木结构留存,而且当地群众信仰气氛浓厚,最重要的、甚至是过去被误解的一点,那里正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两个重要革命根据地——太行、太岳。


  “这些不会说话的文物证明了共产党、八路军在战争年代对文物的爱惜,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典型的例子还有,在1942年抢救洪洞广胜寺《赵城金藏》,太岳区付出了血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它成为北京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柴泽俊说。

  “这些在战争年代被千方百计地保护下来的珍贵文物,如果在建设年代一旦损坏,真是对不起前人,也对不起后人。一定要保持古建筑的原(面)貌、原(形)状、原(构)件、原(结)构,任何一个构件都代表着古建的价值,如果都换成新的,那基本成了仿制品或复制品。”柴泽俊说。

  柴泽俊还提出,修缮文物时,切忌使用钢筋水泥,那是文物的大敌,更是木结构古建筑的大敌。它的寿命不足百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不仅文物上、建配衬建筑时严格控制,就在名胜古迹区搞仿古建筑的时候也不要用,几十年后会造成大批的垃圾,是对文物区风景区的极大破坏。(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