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投资不可博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4-19]
苏眉,媒体人,十几年行走股市边缘,感悟投资人生
艺术品的证券化,本来是一件好事。一则降低投资门槛,使得小投资者也可以分享艺术品价格上涨的蛋糕,二则降低艺术品交易门槛,从而让其获得更加市场化的定价。只不过,艺术品的证券化有些变味了。
更多的内幕细节披露让这个新生事物遭遇了愈来愈多的质疑。姑且不说上市之后的爆炒,就是艺术品证券化“IPO”这一过程,已经凝聚了很多泡沫。
画家白庚延两幅画作《黄河咆哮》和《燕塞秋》,证券化的时候,分别估价600万元和500万元,发行价格均为每份1元,对应投资份额为600万份和500万份。有媒体说,其中一副画作在“IPO”之前一个月的拍卖会上,价格仅仅在6万多元。证券化的过程,就让其身价陡增百倍,市盈率不可谓不高,风险不可谓不大。
马克思说,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
事实正是如此。参与这样的艺术品投资无异于博傻,不禁让人想起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荷兰郁金香热。尤其到了交易后期,这两幅画的价格,甚至超过了齐白石等大师的作品。这种炒作,已经明显背离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成为资金的狂欢舞台。就像郁金香一样,当泡沫戳破,一切无可遁形。
其实,艺术品投资有很多种。资金雄厚的,直接到拍卖场买下名家名作。资金一般的,也可以到画廊觅宝。
我有个朋友,本身是艺术的门外汉。前两年随着艺术品投资热潮,也渐渐对画感兴趣。周末闲暇,一直在各类画廊中游走。耳闻目染,渐渐地也能品出一些意境来。
他买画,买的都是“二三线股”,也就是那些名气不大的青年新秀的作品,每幅画的单价都不高。但是,只要其中一位画家今后名身鹊起,他的投资就算大获成功了。
另外,他买画专挑自己喜欢的买,买回来就挂在家里作装饰,慢慢欣赏。看久了若是不喜欢,再委托画廊卖了。渐渐地,他家里成了一个小画廊,手头也存了不少画作。他这样的艺术品投资,涨了就是额外的收益,不涨也不失艺术品本身的观赏价值。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