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启蒙之对话”木雕艺术和语言主题沙龙举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4-14
由墨卡托基金会主办的首批以木雕艺术和语言为主题的两场沙龙活动于4月9日、10日两天在北京的私人画廊中进行,“启蒙之对话”系列活动于4月2日由联邦德国外长吉多•韦斯特韦勒(Guido Westerwelle)宣布开幕。

在4月9日举行的沙龙活动“柯勒惠支、鲁迅以及方力钧的木雕作品”中,北京歌德学院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主持,同柏林州立博物馆铜版画陈列馆主任Heinrich Schulze Altcappenberg、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一起进行探讨。木雕艺术早在20世纪之前就已经在欧洲和中国同时传播开来,但欧洲和中国却往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去。沙龙活动以方力钧的作品为例,展示了20世纪木雕传统如何同当代艺术建立起联系。

4月10日举行的沙龙活动的主题是“启蒙和语言”。在活动中,大家对欧洲和中国的启蒙运动先驱是如何通过其作品影响其各自母语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来自波茨坦大学的罗马语言文学研究院主任Gerda Haßler女士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方维规教授,从各自国情出发探讨了语言对启蒙运动的影响,最后他们朗读了著名启蒙运动先驱的某些文章选段。

有关沙龙的评论: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Michael Schaefer(施明贤)博士

“启蒙之对话”活动是德国在海外举办的《启蒙的艺术》展览的官方附属活动。在“启蒙之对话”系列活动中,我们将同中方伙伴和友人共同探讨欧洲启蒙运动的价值观和理想。在启蒙运动中,欧洲的启蒙运动家就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和文学思想中获取了灵感。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对话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埃尔兰根--纽伦堡汉学教授Michael Lackner(郎密榭)博士

“在中国现代启蒙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鲁迅先生的倡导下,中国新兴木雕运动在30年代的上海兴起。它将中国艺术拓宽至一个新的图画艺术创作领域,正如柯勒惠支的版画所展示的内涵一样。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方力钧这样的艺术家的作品中清楚地看到这次运动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艺术8创始人Christine Cayol(佳玥)

“艺术8坐落于北京CBD核心区,一个非传统的、创造性的舒适空间。艺术8非常欢迎墨卡托基金会在华举办的活动。我们通过艺术、对话和跨文化交流分享启蒙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院长,首批两次沙龙活动主持人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

“该活动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即这种直接的交流是有必要的,但这并不容易,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今天我们看到,语言交流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区,但是我们跨出了富有意义的一步。我认为,墨卡托基金会做出继续举办系列活动的决定是正确无误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方维规教授,于4月9日受邀参加文化沙龙活动

“我觉得举办这样的沙龙活动很好,我认为,我们未来应该加强科学和大众教育发展之间的联系。启蒙正是从消除愚昧开始的。”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