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敦煌研究院院长:这辈子就做敦煌一件事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3-10
  “一句话,敦煌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开放,还有一句话,敦煌要在开放中加强保护”,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两会”间隙接受中新社专访,说起自己为之倾注一辈子心血的敦煌文化传承与保护,她语调平缓、娓娓道来。

  莫高窟游客中心2013年建成


  “西部大开发后,敦煌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很担心,人进洞窟后,呼出二氧化碳,带来温度、湿度变化,都直接影响到壁画的保护。敦煌壁画很古老、很珍贵、也很脆弱。”樊锦诗说,“数字敦煌”项目已初步建立莫高窟文化遗产的数字档案,研究人员打开电脑就可以看档案中的洞窟壁画,“观众为什么就不能呢?”

  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时,樊锦诗提交建设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又称游客中心)的提案,“让观众能‘洞外看洞’!”

  几经周折,当年的提案于2008年获国家批复并立项启动,以游客中心项目为核心,还包括崖体加固和栈道改造、风沙防护、安全防护等另3个子项目。樊锦诗称,2009年,游客中心完成初步设计,2010年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建成。目前,正面临着球幕影院设计建设难度大、洞窟拍摄及影片节目制作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经费紧缺等问题。

  科技支撑全国文化遗产保护

  “我们不仅守护着敦煌,还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做出科技支撑。”樊锦诗说,“十一五”期间,敦煌研究院以石窟保护、土遗址保护、壁画保护修复及数字化为特色的文物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5年中,敦煌研究院完成西藏萨迦寺壁画保护工程和布达拉宫壁画保护修复的后期工程,完成新疆交河故城土遗址加固二期工程、甘肃武山水帘洞壁画保护工程、重庆大足石刻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完成云冈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吉木萨尔西大寺、交河故城、西藏札达托林寺、夏鲁寺、古格故城、东噶石窟等一大批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工作,赢得广泛赞誉。

  这辈子就做敦煌一件事

  樊锦诗回忆她与敦煌的“情感纠葛”时坦言,大学毕业后分到敦煌工作,那时候人比较单纯,国家需要就去了,“去了也没想到要待一辈子”。

  今年73岁的樊锦诗,1963年北大毕业后即远赴西北,到敦煌工作,这一去,已经快半个世纪,当年是风华正茂,如今已年逾古稀。她说,在敦煌专业对口,虽然条件艰苦,年轻也比较好适应;时间一长,对敦煌就有了感情,到后来,确实就有了一种责任和使命。

  “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敦煌这么一件事,我希望自己能把它做好”。花白头发的樊锦诗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一个人花一辈子去做的一件事。(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