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在京部级领导干部国图参观新疆古籍保护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2-21]
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18日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及部分在京部级领导干部一同参观了正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
新疆现存数十万册件历史文化典籍,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载体和见证。保护好新疆历史文化典籍,对于当前各民族互相交流、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意义重大。本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首都北京对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检阅。展览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绩。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了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疆文化建设的关怀。
本次展览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价值珍贵,包含了从先秦至明清两千年间关于新疆的重要文献文物。320件展品来自全国23家收藏单位,涵盖各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等22种类型文献。如尼雅遗址出土的汉晋时期木牍,楼兰故城出土的魏晋时期木简,吐鲁番出土的公私文书,焉耆文、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早期梵文佛经,察合台文诗集、医书,汉文舆图等。超过半数为现今仅存的孤本,21种典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许多文献是首次面世。展览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数字化及互动等方式,丰富了内容和方式,增强了观赏性。同时,在展览期间还举办了相关专题讲座,专家学者结合展览,为听众解读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新疆文化。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共同承办。
该展1月26日在北京开展,将持续到3月31日。此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办,吸引了10万余观众参观。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