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季羡林故居被盗案数额巨大 被告恐判重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2-16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 于立霄)备受社会关注的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旧居被盗案有了新进展。该案已经提起公诉,涉及金额高达330余万元人民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将于不久开庭审理。

  季羡林故居被盗案的被告人王如48岁,曾是季羡林前秘书李玉洁的干女儿。另一被告人方咸如57岁,安徽人巢湖人,在10多年前担任季羡林朗润园家中的男管家。

  检方指控,2009年12月15日晚上,方咸如在王如的唆使下,采用破窗入室的方式,进入海淀区北京大学朗润园季羡林故居内,秘密窃取各种书籍、塑像等大量物品,后经公安机关鉴定,价值高达330余万元。

  同年12月16日,季羡林儿子季承向警方报案,称季老生前大量藏书和文物失窃。王如得知季承报案后,又伙同方咸如将盗窃来的财物转移到别的地方藏匿。之后,警方将两人抓获。

  季羡林之子季承1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至今都不能理解两名被告的盗窃行为。他们太愚蠢、太疯狂了。季承说,他曾经与审理此案的审判长联系,两名被告有可能面临20年或者无期徒刑。“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为了财产获取重刑,我很不理解他们的做法。” 季承坦言,届时他不会出庭。

  季承还向记者透露,该案的被告王如曾在2008年时找过他,主动谈及季羡林在北京大学的部分文物归属问题。当时,王如明确表示,北大方面应该将保管季先生的文物归还给他的家人。但是,到了2009年7月在季羡林追悼会上,王如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声称,季老的一位弟子和季承害死了季羡林,目的是为了争夺季老的财产。

  据季承称,季羡林生前所供职的北京大学仍然把持着其所珍藏的577件文物,其中有207件古代字画。季承说,父亲曾向北大表示,这部分文物仅让他们保管,北大也正式与父亲交涉表示,尊重季羡林生前的决定。但是,时至今日这批藏品仍未归还。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