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首届农民书画展获好评 参观者“拜师”请教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1-24]
兰州1月22日电 (冯志军)栩栩如生的《荷花》、欣欣向荣的《陇上四季风情》、震撼人心的《舟曲灾后纪实图》以及556幅鸾漂凤泊的书法作品,四天时间里吸引了近万名参观者前来观赏,他们或“拜师”请教,或怀揣宣纸现场“求字”,一场传统文化热在兰州悄然掀起。
22日是甘肃省首届农民书画展的最后一天,然而,闻风赶来的参观者依然络绎不绝,展馆现场变得热闹非凡,每一个展台前都人头攒动,数个农民书画家几乎是在参观者的团团簇拥中现场为“书画迷”们挥毫泼墨。不少挤不进去的参观者只好去观赏墙上的书画作品,鸾漂凤泊的毛笔字和入木三分的画作使得他们赞不绝口。
中共甘肃省委农村办公室主任王义在当日的闭幕式中表示,此次农民书画展所展出的827幅作品是一次农民书画艺术创作硕果的展示,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他称,“农民不仅需要‘粮食大丰收’,也需要‘文化大丰收’”。
来自甘肃正宁县66岁的农民书法家赵广路在这里现场写字,15岁的宋菲捧着他赠写的“书山有路勤为尽,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字帖从人群中“突围”出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如果我能写出和这位爷爷一样漂亮的毛笔字,那该多好”她说,自己平时练习毛笔字,已经连着两天来这里学习和“求字”了。
与宋菲结伴而来的冯婧告诉记者,她学习毛笔字已经超过两年时间,刚开始只是计划作为一种特长发展,但如今已变成了割舍不了的爱好。她指着自己怀里的四五卷字帖兴奋地说“这是今天的‘收获’,回去后将照着农民书画家的指点好好练习”。
陪同赵广路一道参展的中共庆阳市委农村工作部张蓓告诉记者,四天时间里,前来向赵广路切磋书法和“求字”的不下百人,最小的只有7岁,这完全出乎意料。她说,很多人都是怀揣着宣纸“有备而来”。
两位年过五旬的高校美术老师在参观过后,将这些完全出自农民之手的书画作品称之为“精”、“气”、“神”十足。其中一位老师表示,农民在很多条件的限制下能创作出如此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实在令人佩服。
据甘肃省委农村办公室综合信息处处长李伯祥透露,作为此次农民书画展展馆,甘肃省博物馆四日来参观者接近万人,而在平时,每日的参观人数不足一千。(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