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京展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1-10]
2011年1月9日上午,“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作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立项资助项目的成果汇报展,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通过文献及实物展示、手艺人演示、手艺创意和学术研讨会的形式,集中对山东省潍坊、临沂、菏泽3个地市的7项手工文化产业的调研成果进行展示,包含了产业发展、理论研究、设计创意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览就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文艺界专家、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主持的“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进行集中展示。该项目自2006年启动以来,就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就37项农村手艺项目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并深入阐释了农村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命题,针对产业实际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和建议,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的新形势下,相关研究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手工艺产业化的发展实际,引起了积极反响。
展览展示的老手艺制作的新产品,有柳条制作的时尚灯具,柳条绕成的个性手表眼镜,风车样式的桐木书架,风筝造型的首饰,还有红红的中国结,品种涉及潍坊杨家埠风筝、年画,临沂柳编、红花乡中国结,曹县桐杨木艺、鄄城土布、巨野农民工笔绘画七大类,不一而足。这些作品产品完全按照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设计,既注重了功能和品质的要求,又兼具了时尚的外观,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口味,展示了农村手工艺产业发展的新气象。
课题组主持人潘鲁生认为,农村手工艺产业应立足当代文化价值理念,继承传统造物思想和造物元素,创新产品,创意当代生活方式,提高产品艺术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专业创意人群要科学整合传统资源,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有效转型,构建产品创新机制,融入国际国内市场,服务当代文化生活,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