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入全民围观时代 新兴舆论载体作用突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2-24]
《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表明,今年以来,各种网络舆论载体的力量对比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微博客、网络社群等为代表的新兴舆论载体的作用非常突出,而传统的网络论坛、博客爆料功能弱化,门户网站新闻影响力降低,新闻跟帖数量减少。
12月15日,《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在京发布。据了解,这已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人员连续第四年为《社会蓝皮书》撰写“年度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引发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
互联网 进入全民“围观”时代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中国网络舆论继续着迅猛发展的势头,截至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数量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1.8%,往往是某个突发事件在网上刚一曝光,即可迅速引爆全国舆论,把地区性、局部性和带有某种偶然性的问题,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
在今年的报告研究周期内(2009年11月11日~2010年11月8日),尽管没有出现邓玉娇、“钓鱼执法”等影响力巨大的事件,但根据五大网络社区和新浪微博客的统计,一年来,围绕热点事件的发帖数量依然有较大增长,在全年20大热点事件中,帖子超过5万条的热点事件有13项,其中发帖超过10万条的事件有7项,超过100万条的有两项。这些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体现了中国网民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
网络舆论载体多样化
随着微博客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和突发事件当事人开始使用微博,微博话题也从日常琐事转向社会事件,微博客因而成为网民收发信息的首选载体之一,其涉及领域已渗透到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在重大事件、防灾救灾还是在公民权益、社会救助等各个领域,微博客都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之一,往往也对事件的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微博客还实现了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通过手机等无线终端,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信息发布者,在突发事件中成为报道的主要载体和言论表达的开放平台。
以QQ群和社交网站为主要形式的中国网络社群同样发展迅猛,在网络社群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往往以现实社会中的关系为基础,因而信息传播的真实度很高。目前,中国QQ群已经超过5000万个,开心网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8000万个,人人网的用户数更是达到了1.2亿个。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不仅为相互联络提供了便利,也为公共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通道。虽然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的主要作用是娱乐与交友,较少介入社会公共事务,但考虑到社群成员在组织上相对紧密的优势,因此,在未来的突发事件中,网络社群很可能成为继微博客之后又一种影响力极强的传播工具。
网络问政 开辟良性互动平台
2010年,网络继续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更多交流的平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越来越意识到网络民意的重要性,也正因此,这几年,各级党政机关在持续探索通过互联网有效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排解民怨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
网民留言板这一形态在2010年继续快速发展。曾在2009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继续得到各地党政机关的积极回应,截至目前已经有45位省委书记、省长和超过170位地市级一把手对留言板中的网友留言作出公开回复,涉及全国28个省(区、市),促成各地大量实际问题的及时解决。在这一经验的鼓舞下,人民网《部委领导留言板》、《知名企业留言板》等板块相继开通,公安部先后11次集中回复人民网网友留言,教育部、卫生部、国资委等部门也都先后回复了网友反映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山西、安徽等15省(区、市)以“文件”的形式,建立起回复办理包括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在内的网民留言的固定工作机制。
地方网络问政平台的发展也很迅猛。广东的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在2009年7月升级改版,建成了地方第一个系统化的网络问政平台,《捎话汪书记》、《有话问黄省长》等常设板块吸引了大批网民留言。天津政务网和北方网共同创办的网络互动平台《政民零距离》栏目,推行件件有回复、件件能落实,让网民倍感亲切。
灵活运用各种新形式,提高网上互动效率也是今年网络问政的新特点之一。网络发言人制度、开设政府微博在2010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今年8月1日,北京公安正式开通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后,20天内访问量突破210万人次,“粉丝”近5万人。
在突发事件中,积极利用网络空间发布消息、澄清事实,也越来越得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在2010年9月江西上饶县一起拆迁冲突中,当地政府主动将冲突现场的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和一些证明文档在网上公开发布。虽然拆迁户和政府至今依然各执一词,但这对长期以来政府与拆迁户之间的纠纷解决提供了新路径。
事实证明,网络问政的发展有助于缓解民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