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冬至祭扫体现感恩情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2-21]
(记者 张建松)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我国传统民俗中落葬和祭扫先人的日子,如今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冬至扫墓的习俗。
据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介绍,冬至祭扫和清明祭扫虽然都是祭奠先人,但最初起源有所不同。冬至以后,我国就将进入数九寒天,经历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期。冬至祭扫的最初起源是为了给先人"送寒衣"。
清明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在冬至后的106天左右,此时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清明祭扫的最初起源是为了整理先人坟头的杂草。冬至和清明经过中华民族历代传承,不断演化出更多的节日文化内涵。自汉代以来,冬至就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节日之一,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无论冬至祭扫还是清明祭扫,都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的感恩情怀。近年来,上海冬至祭扫人群越来越多,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文化正在回归,这对现代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郑土有说。
他认为,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充满了智慧,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指导了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也指导了人们日常生活。例如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大自然规律,冬至到来之后,人体也应遵时令而动,注意养生"冬藏"。随着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虽然有所降低,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