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民间传统工艺走进大学课堂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2-19]
“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木雕(竹雕)工艺的简称。2006年5月,“徽州三雕”正式入选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雕刻内容丰富多彩,制作程序复杂,从建筑装饰材料到文化的传播;从民间传承到走进大学课堂,“徽州三雕”正以一种新的方式在传承和发展。
12月18日,安徽省黄山学院副院长樊嘉禄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是传承民间艺术的重要力量。作为地方性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工艺传承下去。
为此,黄山学院艺术系首次开设徽州民间工艺艺术实践课程。省级非遗传人、竹雕大师洪建华是第一个以客座研究员身份走进高校的民间艺术大师,教授大学生徽派竹木雕刻技艺。
据洪建华介绍,在中国雕刻行业中,徽州雕刻因其材美工巧、工写结合的突出特点而享誉海内外。“徽州三雕”源于宋代,相较于东阳木雕、福建木雕等木雕学派,徽州木雕更加注重所雕刻材质本身,既根据其材质的自身美感运刀塑造人物、花鸟。再加上中期吸收了徽州文化中其它艺术门类,如新安画派等艺术形式的精华部分,“徽州三雕”采取了写意为主,注重内涵的表现方式,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雅致。由于对雕刻者的修养内涵及书画功底的高要求,其传承并不容易,加之建筑材料、工具变化等原因,“徽州三雕”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洪建华曾一度为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担忧,而黄山学院采取现代艺术教育与地方民间工艺相结合的设想和思路,让他由衷感到喜悦。他认为,跟大部分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徽州三雕”一直采取师徒相传的方式延续,而现在走进大学课堂,是在传承上的创新,它不仅扩大了传承范围,普及面也较广,对改善民间艺术传承的尴尬境地有很大的帮助。
为探索高等学校现代艺术教育与地方民间工艺相结合的教学和改革创新之路,黄山学院开展了长时间的寻访徽州民间工艺大师及非遗传人活动。并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先后为16位徽州民间工艺大师颁发了“黄山学院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聘书,定期来学院授课,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工艺的兴趣。
樊嘉禄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和实践,可以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民间工艺走向新的丰盈、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激发大学生创造力。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